亲属间犯罪的特点类型及防治预防对策.docxVIP

亲属间犯罪的特点类型及防治预防对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属间犯罪的特点类型及防治预防对策   亲属间犯罪的特点类型及防治预防对策   贺胤应   一、何谓亲属间犯罪?   作为人,自我们呱呱坠地来到世界上,就注定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沟通、共同生活。   从人的成长规律来看,我们最先接触到的是和我们有着各种血缘关系的亲属,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叔叔舅舅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后,我们又会接触到因为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如岳父母、公公婆婆并以此两者为基础而延伸的其他关系等等。   庞大而紧密的亲属关系使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上不会感到孤单,当遇到人生历程中的困难,会有人帮助我们一起度过和分担,当人生取得硕果时,也会有人由衷地祝福我们。   因此,亲属关系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最温暖的保护层,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进行各种交往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亲属之间的关系按常理应该是最和谐的,最不可能发生纠纷和犯罪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性的缺陷、经济利益的纠葛等原因,许多亲属之间往往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不愉快和纷争,如果这些不愉快和纷争得不到有效的疏通和解决,日积月累,会逐渐酿成刑事犯罪,造成家庭和社会的悲剧,增加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根据笔者调查,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伦理道德的式微,贫富分化差距的扩大,发生在亲属之间的犯罪案件逐渐增多,鉴于此,本文以新疆兵团部分师检察机关办理的51件亲属之间的犯罪案件为素材,对亲属间犯罪的特点、类型进行一番梳理,并对如何防治和预防亲属间犯罪提出对策和建议。   在正式进入文章论题之前,首先需要对亲属间犯罪进行界定。   按照犯罪学理论,犯罪类型是依据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对组成犯罪现象的犯罪行为进行抽象后所作的类别划分。   对犯罪类型进行研究是揭示犯罪本质,把握犯罪规律的必要途径,因为犯罪类型的不同,意味着其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规律也不相同,在防治对策上当然就要有所区别。   犯罪类型的分类原则或标准具有多样性,依据不同的原则或标准,就可分为不同的犯罪类型。   [1]笔者认为,从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是否具有亲属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犯罪分为亲属间犯罪和非亲属间犯罪。   所谓亲属间犯罪,是指发生在直系亲属、旁系亲属以及具有法律拟制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犯罪案件,通俗言之,只要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具有一定亲属关系,那么此类案件都属于亲属间犯罪,反之则是非亲属间犯罪。   二、亲属间犯罪的特点   1、所侵犯的客体主要为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在51件案件中,44件所涉及的罪名分别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强奸罪、抢劫罪、虐待罪,比例高达863,这些犯罪所侵犯的客体均为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其余7件涉及的罪名分别为交通肇事罪、盗窃罪,所占的比例较小。   2、犯罪手段比较残忍,暴力性比较突出。   在51件案件中,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26件,占51。   在这些案件中,被告人均采用刀捅致命处、手掐脖子、石头榔头、铁棒猛砸、斧头连砍、绳子勒脖子、被子捂死、毒药毒死等犯罪方式致使被害人毙命,其中,刀捅致命处是最常采用的,共有11件,占所有故意杀人犯罪案件的比例达423。   另外,故意伤害犯罪案件9件,强奸犯罪案件4件,抢劫、虐待犯罪案件各1件,合计15件,比例为294,这几类案件中犯罪人所采取的暴力倾向也是十分突出的。   3、犯罪人对其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所具有的心理态度,既有故意的心态,也有过失的心态,以故意心态占居主导地位。   在51件案件中,故意犯罪案件有46件,比例高达902;过失犯罪案件仅5件,其中,2件为过失致人重伤死亡案件,3件为交通肇事案件。   4、犯罪人具有多样化特征。   从年龄结构来看,既有年过七旬的老年人,也有刚刚懂事的未成年人,但总体来说,犯罪人年龄阶段的主体为成年的青壮年人。   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犯罪人占绝大多数,由女性犯罪人实施或参与实施的犯罪案件有10件,所占的比例为196。   从责任能力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犯罪人属于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能够承担全部刑事责任;仅有两起案件的犯罪人为精神病人,为限制行为能力。   从是否有前科和属于累犯来看,有93的犯罪人都是初次犯罪,没有前科或不是累犯。   绝大多数犯罪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主要表现为具有或多或少的狭隘、自私、猜疑、偏执、冲动、易怒、暴力倾向等性格特点。   5、亲属间犯罪案件多发生在社会下层的家庭。   考察这些发生犯罪案件的不幸家庭,我们发现,亲属间犯罪案件在社会底层家庭的发生概率较大。   在51件案件中,除了3件案件中犯罪人学历较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拥有比较体面的职业外,其余案件中犯罪人的学历均比较低,从事打工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