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识字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的9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
3.了解部分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4、积累有关这四个传统节日的成语、诗歌、故事、传说。 5、选择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访写词串。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词串,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儿歌热身、谈话导入
1. 齐读儿歌
春节到,春节到,挂灯笼,放鞭炮,包饺子,蒸年糕,穿新衣,收红包,拜个年,问声好,家家户户真热闹!
2. 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首儿歌唱的是那个节日吗?我们刚刚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其实,我们国家有许多自己的传统节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一》,走进我国的传统佳节。
二、初读课文
1. 出示导学指南(一):自读课文3遍:
第一遍: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第二遍: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在不明白的词语旁边打上问号。
第三遍:把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 学生自读
3. 交流检查
(1)指名学生逐行读,边读边正音。(“饼”是后鼻音;“饺子、粽子、月饼”后一个字读轻声。)
(2)指名学生领读课文。
(3)齐读课文。
三、精读词串
过渡:鞭炮声声响起来,祝福声声来敲门,同学们,在热闹的春节中,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学生自由说,引出第一组词语)
读词语:春节 饺子 拜年
1. 春节的具体时间是哪天?(正月初一)
2. 看图,春节了,全家人团圆,围在一起干什么?(吃饺子、包饺子)
教师介绍:饺子象征着团圆,所以过年时全家团聚在一起会吃饺子;因为外形像金元宝,过年吃饺子也象征着新的一年可以招财进宝 教学“饺”(与食物有关“食字旁”)
3. 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拜年。
如果我是你们的妈妈,你会对我说什么祝福的话语?我是你们的奶奶,你有会对我说什么? 小朋友真聪明,会根据不同的人说不同的祝福。咱们来看看拜这个字。双手合一,像不像抱着拳头拜年的人?注意四横不能丢。(教学“拜”字)
4. 拓展成语
热闹的春节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张灯结彩,汇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火树银花、数不胜数、灯火通明、观者如堵)
5. 指导朗读
“春节”里不仅有红红的喜庆春联、美丽的礼花、还有劈哩啪啦的鞭炮声、香喷喷的饺子、也少不了人们互相拜年的温馨问候声,多么热闹、喜庆的春节呀!带着这份喜悦之情来读一读这一组词语。
学习词语:清明 扫墓 踏青
1. 师:同学们还记得古诗《清明》吗?再介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4月4、5或6日。清明节这天,都有哪些习俗呢?我们作为少先队员会做些什么呢?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结合图片理解“扫墓”)
2. 理解“踏青”(又叫“春游”)结合图片,师介绍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也曾说过:“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面对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色,小朋友们你们想做什么?
3. 指导朗读。
又是一年芳草绿,清明时节人们会去郊外踏青,油菜花金黄金黄,柳枝随风飘动,春天真美啊!带着这美美的心情齐读词语。
清明节人们会去先辈们的目前祭扫,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让我们再次齐读词语。
(三)学习词语:端午 粽子 龙舟
1. 教师简介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2. 端午节这天,人们为什么要赛龙舟,还喜欢吃粽子呢?【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汩罗江以殉国。后来,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3. 你还知道端午节那天有哪些习俗?(配香囊、吃鸭蛋、挂艾草菖蒲)
4. 指导感情朗读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喜气洋洋,龙舟竞渡的日子。谁来读。
端午节的这些风俗都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住这个节日。生齐读。
(四)学习词语:中秋 团圆 月饼
1. 师:有哪位小朋友知道中秋是什么时候?农历八月十五,那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一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2. 还记得我们去年学过的一首诗歌?讲的是中秋之夜,望月思乡的。(静夜思)
3. 指导有感情朗读。
八月十五的月儿分外圆,人们仰望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齐读这组词语,记住这个团圆的节日。
小结:传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