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4 (2).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有关字的教学。如“镇”、“罩”、“逐”、“颤”、“涨”等翘舌音的读音;“屹”和“昂”的字形分析。强调字的书写规范。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奇观”、“横卧”、“沸腾”、“横贯”、“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3.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钱塘江大潮相关视频、图片;学生准备字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谈话启发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教师问:“潮”指的是什么?(钱塘江大潮)“观”是什么意思?(看) 2.教师简介钱塘潮 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景象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令人赞叹不已。因此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3.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上的什么地方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1自然段)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重点读出“天下奇观”这四个字。教师问:为什么称它为天下奇观呢?请同学们在课文讲解结束后讨论总结。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分段 1.学生自己小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带拼音的字的读音。 2.请一个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她)读的字音是否正确,将课文分段。(全文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介绍潮来之前的景象。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之后的景象。 3.学生按分好的四段再分组读课文。 三、重点讲解第三段,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教师: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是因为潮来之时,景象雄伟壮观,使人为之惊叹、赞叹不已,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一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请同学读第三段。 1.一个学生读第3段,其他同学思考: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写的是什么?(听到的声音)声音好像闷雷滚动,说明了什么?(未见其影,先闻其声,并且声音特别大。) 教师指导读这句。重点读出“隆隆的”、“闷雷滚动”两个词。 (2)此时江面有何变化?(江面还是风平浪静,未见潮水,先闻其声。) (3)这时声音越来越大,江面上怎么了?(学生读课文回答)“水天相接”是什么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线。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人们在地球表面向水平方向所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 (4)这是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看到的呢?(远处) (5)教师问:这时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呢?(当人们听到“隆隆声”时,人声鼎沸;当人们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时,人们又沸腾起来。)“人声鼎沸”和“沸腾”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如何理解?(学生查字典并联系课文回答) (6)教师问:去掉“水天相接”一词好不好?为什么?把“沸腾”一词换成“高兴”行不行?为什么?(学生讨论)学生有语气地读这句话。 2.那条白线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请同学读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大潮壮观的词句。 (1)指导学生理解“横贯”一词。(横贯是横着过来,在这里指大潮占满江面,迅速奔涌而过。)从这词中说明了什么?(潮水气势雄伟)可见这大潮之奇! (2)再近些以及浪潮越来越近时,我们又看见什么了?(学生读课文回答) (3)指导学生理解“浩浩荡荡”和“山崩地裂”的意思。 3.指导学生再读第三段,想象当时的景象,读出水势浩大,声音极大;体会第三段在描写潮来时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浪潮怎样的特点?(比喻、拟人;写出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雄伟壮观的特点。) 4.学生看视频,边看边用书上的语言描绘情景。 四、总结作者有顺序、有特点的观察方法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这是留心观察的结果。 五、布置作业 1.预习第2段和第4段,想想潮来之前和潮后的情景是怎样的。 2.试背第3大段。 第二课时 一、继续讲读 1.讲读第2段。 (1)教师问:作者是站在什么地方目睹这一切的? 学生读第2段。(学生读后回答: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 (2)教师问: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学生读课文回答。 (3)“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这句中“横卧”一词是什么意思?它写出了什么?(江面非常宽阔)教师告诉学生同时也点明了“我”所在的地理位置。 (4)“越往东越宽”这写出了钱塘江的什么?(地形)教师告诉学生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 (5

文档评论(0)

lcf15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