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实务及救济争议实务案例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為避免聘任之教師有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十一款及第 二項後段規定之情事,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各級學校 應依規定辦理通報、資訊之蒐集及查詢;其通報、資訊 之蒐集、查詢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教育部定之 。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修正之條文 施行前,因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而 解聘或不續聘之教師,除屬性侵害行為;性騷擾、性霸 凌行為、行為違反相關法令且情節重大;體罰 或霸凌學生造成其身心嚴重侵害者外,於解聘 或不續聘生效日起算逾四年者,得聘任為教 師。 情節輕重如何判斷? 教育部106年07月26日臺教學(三)字第 1060092113號函說明五 有關該「情節重大」之定義與判斷基準,按「情節 重大」係屬不確定法律概念,事件之事實該當情節 重大與否,由學校性平會(或依法組成之相關委員 會,調查教師法第14條第1項第9款其他性騷擾事件 者)組成調查小組調查後,調查小組應針對調查過 程所蒐集之資訊,視個案具體情節,審酌一切情狀 ,並依下列基準予以論明載錄於調查報告(事實及 認定理由段),且經學校性平會審議確認通過: (一)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關係(是否直接指導)、犯 後態度、過往有無類似行為經學校調 查屬實及處置告誡後再犯。 (二)被害人:被害人年齡(成年、未成年或年幼)、 被害人身心狀況是否無法應變或反抗 。 (三)行為侵害之法益:如被害人身分、人數、被害 人所受影響、被害人受害之狀況(程 度)、侵害之結果是否發生等。 (四)行為態樣:行為動機、目的、手段、侵害次數 多寡、侵害時間長短、侵害之時間點 (於個別指導時、上課時或其他時 間)、是否由權力較大之一方主動、 是否利用權勢或職務上之機會、是否 違反被害人之意願、是否壓抑或無視 被害 人反抗繼續加害。 (五)其他:對法秩序所生之危害、其影響程度、範 圍等因素。 叮嚀 教師法自102年07月10日修正公告後,學校辦理師對生性騷擾調查工作,若調查結果性騷擾行為屬實,還需論述該性騷擾行為是: 情節重大 情節非屬重大 四、調查實務及案例-- (一)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第23條 第一項第五款 一、提交撤回申請書。 二、召開性平會討論決議是否繼調查? 若決議不繼續調查,進入回復填報系統 辦理結案。 若行為人請求繼續調查時? 三、學校所屬主管機關認情節重大者, 應命事件管轄學校繼續調查處理。 (二)當事人為教職員工時,出缺勤與成績 考核如何處理? 1.教職員工是被行為人(性侵、性騷) 2.教職員工是行為人(性騷) 提醒: 教師涉有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八款或第九款 情形者,服務學校應於知悉之日起一個月內經教師評 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予以停聘,並靜候調查。 若性騷擾情節非屬重大,仍要依據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第25條第第一項第二款辦理。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事件管轄學校或機關於必要時得依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採取下列處置,並報主管機關備查: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 雙方互動之機會。 五、事實認定之分析策略-- 當雙方對事發經過之說詞一致,但認知不同: 1.精準呈現雙方說詞內容。 2.調查小組提出認定論述。 3.是否符合性平法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 霸凌法的要件。 4.實例說明。 案例說明 甲師於民國(下同)104年00月00日向學校提出檢舉書,檢舉內容略以:「經被行為人A生(以下簡稱A生)、被行為人B生(以下簡稱B生)、告知,被申請調查人乙師(以下簡稱乙師) 於電腦課個別指導學生時,會碰觸學生的身體,例如肩膀、腰及大腿,或以手握住學生的手操作滑鼠及與學生共坐一張椅子;不只一次,她們覺得不舒服,其他同學表示有看到 這些情形」。 雙方對事發經過之說詞不一致(部分或完全不一致) 1.精準呈現雙方說詞之異同 2.可以做成對照表 3.針對雙方說詞不一處,調查小組需對蒐證  結果進行研判,並需說明研判邏輯(如:   為何採信其中一方,不採信另一方的理由) 4.實例說明。    案例說明 甲母於民國104年00月00日向學校提出申請調查書,指訴內容略以:「甲生於放學回家後無意中提及,於下課時和班上同學相關人A生在自然教室看兔子,丙師以減重為由抱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