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少年桌球菁英赛观看大球40mm.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從九十三青少年桌球菁英賽觀看大球40mm 民國九十三年 王奕霖 緒論 前言: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第一次青少年桌球菁英賽在台東選拔,這是一個很難的機會可以近距離的看到選手們比賽的情形,尤其是在2000年世界盃 ITTF 新發佈訊息,2000年10月起球大小為使用 40mm,這樣的比賽情形相持球一定很多,比賽一定會很精采,比較起世界盃的比賽,這樣的青少年桌球菁英賽就好像基本動作較勁的比賽,在改制後戰術上一定有不一樣的運用,尤其是桌球這項運動特別重視前幾板的攻擊取分。桌球贏球的關鍵不外乎還是時間差的掌握、反應機制、基本動作三點,時間的差的掌握拿捏判斷會影響對球的處理方式,比賽中的反應機制更是桌球的制勝關鍵,這兩項的直接關係就是選手素質,唯一能針對改40mm球的而作調整的就是基本動作,經由上述論點,我們特別選定這次的青少年菁英賽選拔,觀察青少年國手的對 研究問題: 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特別觀察青少年選手們前三板的攻擊模式,還有觀察什麼樣的旋轉球是最常出現的,以及整個戰術上的運用。 研究目的: 透過這次的比賽觀察,可以了解到選手們青少年選手最常發的變化球是哪一種,以及選手們怎樣處理對方的發球,並觀察選手們如何做發球與搶攻上的結合。 文獻探討 球的旋轉 現代的桌球運動中,球的旋轉可細分出26種。在26種旋轉之中,可分為上旋類、下旋類、左側旋類、右側旋類、左側上類、右側上類、左側下類、右側下類、順逆旋類等多種(張惠欽,民83) 。上述的分類,對於初學者,似乎過於複雜。因此本文將它簡化為不旋轉球(圖一)、上旋球(圖二)、下旋球(圖三)、右側旋球(圖四)、左側旋球(圖五)等五種,較適合初學發球者使用。一般發球旋轉,應以球為主體,根據球拍觸擊球的位置,及用力方向,來判斷球的旋轉。如下圖: 不旋轉球 上旋球 下旋球 右側旋球 左側旋球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技術介紹 推擋 1. 打法要領: 這是屬於較防守性的動作,所以必須在推檔的過程中找尋對手難以回擊的落點。 2. 使用時機: 對手打在反手位時使用之。 切球 打法要領: 對於下旋性來球時以傾斜角度回搓,需注意來球的旋轉性質而決定切球角度;這也是屬於防守型態打法,對於落點應注意。 2. 使用時機: 對手以下旋性或側旋性來球、及使用回跳球打法時使用之。 正反手攻擊 1. 打法要領: 對手不旋性來球以此回擊,屬於攻擊型態打法;注意正反兩側攻擊的連貫性。 2. 使用時機: 對付不旋性來球時使用之。 正反手撥攻 1. 打法要領: 以瞬間反撥或正扣方式(顆粒亦可以撞擊方式)回擊,屬於較攻擊型態打法。 2. 使用時機: 對手來球在球桌中間或前檯時使用之。 正反手弧圈 1. 打法要領: 以手臂擺動帶動手腕瞬間摩擦,屬於較攻擊型態打法。 2. 使用時機: 對手來球下旋程度較多時使用之。 殺球 1. 打法要領: 以手臂擺動類似拉攻的攻擊型態打法。 使用時機: 對手來球較高使用之。 實驗方法與步驟 觀察法:使用現場觀察並且當場記錄下來 人員配置:兩位觀察者,一位記錄者。 觀察人員:鎖定下列八位選手作觀察,下列八位為目前台灣最有希望被選上的選 手,技術上比較優秀的選手,特別觀察 。 選手資料: 選手姓名 就讀學校 黃聖盛 台南縣台南一中 陳億凡 北縣海山高中 江宏傑 南市忠孝國中 陳柏煌 高市五福國中 沈祺閔 北市松山家商 周東昱 北市松山家商 周羿震 北市松山家商 王翊澤 北市麗山國中 研究設計 本實驗觀察前三板的變化,做簡單的分類: 將發球歸類為:右長側上旋球、右短側上旋球、右長側下旋球、右短測下旋球、右長切球、右短切球、左長側上旋球、左短側上旋球、左長側下旋球、左短測下旋球、左長切球、左短切球、低短不旋、失誤。 將接球歸類為:撥球、切球、拉球、擺短、殺球、快戳、推球、失誤。 將第三板歸類為:撥球、切球、拉球、擺短、殺球、快戳、推球、 失誤 活動流程 兩位觀察者觀察前三板所用的技巧是哪些,並告訴紀錄者,最後再利用軟體SPSS 10來作分析 資料收集 黃聖盛 第二拍 第三板 陳億凡: 第二拍 第三拍 江宏傑: 第二拍 第三拍 陳柏煌: 第二拍 第三拍 沈祺閔: 第二拍 第三拍 周東昱: 第二拍 第三拍 周羿震: 第二拍 第三拍 王翊澤: 第二拍 第三拍 全部統計 第二板 第三拍 結論與建議 結論: 從比賽情形當中,可以清楚的分出切球型選手和攻擊型選手的差別,而這兩種型態球員的發球和第二板和第三板的差異也相當的不同。 *攻擊型選手: 攻擊型的選手在打球的風格上是以攻擊再攻擊為主要目標,不打到對手失誤之前絕不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