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君子不素餐范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君子不素餐范文    篇一:伐檀旨意之我见 ?    《伐檀》旨意之我见 ?    09新109060124王敏 ?    《诗经?伐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但关于《伐檀》的主旨意义从古至今,争议颇大,未有定论。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伐檀》中的“尔”“彼”究竟指代谁,是否所指一致;诗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该诗的整体基调是赞扬还是讽刺等。 ?    围绕这些问题,对此诗的理解主要有四种,分别是:讽刺不劳而获的在位者,赞美不素餐的君子;反讽不劳而获的统治者;赞美不素餐的在位者;赞美劳动者。而个人认为《伐檀》是借讽刺“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统治者,来赞扬“不素餐”的君子。 ?    纵观《诗经?国风》中“尔”“彼”的用法,“尔”都是用作人称代词,表示“你”“你们”“你的”“你们的”,只有在《小雅?采薇》中“尔”是通“薾”表示“茂盛,华美”;而“彼”是指示代词,译作“那”。在“国风”中这两者同在的篇目仅《载驰》《氓》和《七月》,但两者指代的皆不是同一对象。因此在《伐檀》中的“尔”“彼”指代的应是不同的人。个人认为,“尔”指代的是前文“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统治者,而“彼”指代的是“君子”。既然“尔”“彼”指代的不是同一人,所以“君子”和“不稼不穑”的统治者应属于两类人。 ?    该诗用两个反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縣狟兮?”明显的表达了对不劳而获之人的批判与讽刺。因此“赞美在位的统治者”或者“赞美劳动者”两种说法都是不成立的。而解读本诗最关键的问题转化为,作者对“彼君子”是讽刺还是赞美。 ?    《伐檀》中的“君子”到底是哪一类人呢?个人认为是指勤劳的“伐木者”,如果把那不劳而获的人看做是在位的统治者,那伐木者就是等待世用的有德君子。首先,在《诗经》中君子是指以下四种人:①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统称,如《邶风?雄稚》“白尔君子,不知德行”;②有才德的人,如《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盈”;③妻子称丈夫,如《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宜”④作者自称《小 ?    雅?四月》“君子做歌,维以告哀”。这四种人中都没有把“君子”作为讽刺来用,甚至在《唐风?有秋》“彼君子兮,适肯我噬”中,作者对这样的“君子”流露的是敬慕向往之情。不可能独独在《伐檀》中把“君子”用来做讽刺。 ?    其次,“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不是反问句,而是否定性的陈述句。如《邶风?击鼓》“不我活兮”“不我信兮”;《卫风?淇奥》“不为虐兮”等都是否定性陈述句。“不。。。兮”在《诗经》中有十二处,皆是陈述句,而非反问句。 ?    另外,在《诗经》160篇国风中,有以下篇目是表达讽刺或不满的:《新台》《墙有茨》《君子偕老》《鹑之奔》《相鼠》《有狐》《硕鼠》《南山》《蟋蟀》《羔裘》《黄鸟》《宛丘》《东门之枌》《木门》《株林》《蜉蝣》《候人》,其中有耳提面命的,有厉声责问的,有当头棒喝的,唯独没有用反问来表讽刺的。基于以上三点可以推断《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不是讽刺,而是赞扬。 ?    诗中首先描绘的是一幅美丽而清新的“伐木图”,继而用两个反诘排比句表达对坐享其成的寄生虫的批判,同时用对比的方法,使之与“不素餐”的君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诗的重点就在借前面的“寄生虫”来衬托“彼君子不素餐”的高尚。在赞美“君子”的同时,其实也是“伐木者”在自勉,劝诫自己不要像那些在位的统治者那样不劳而获,应该像君子一样“不素餐”。 ?    篇二:《伐檀》中“君子不耕而食”所引起的 ?    《伐檀》中“君子不耕而食”所引起的 ?    改革开放以来,《伐檀》渐渐淡出语文教材的视野,但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统一卷(新课标)的阅读题的题料,又勾起了对《伐檀》的回想。 ?    阅读内容的最后一段是: ?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    在1987年的语文教材第五册中有《诗经二首》——《伐檀》和《硕鼠》。在“自读提示”中有“这首诗通过奴隶们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贵族的责问和讽刺,揭露了奴隶主阶级残酷掠夺的本质,表现了被剥削的奴隶们内心的愤恨不

文档评论(0)

177****87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