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北师大版.ppt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北师大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 是(  ) C 4.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D 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 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 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 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6.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 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使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内容。 (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 答案:(1)北宋。契丹族。 (2)“澶渊之盟”。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辽银、绢等钱物,即“岁币”。 (3)辽统治者在推行汉法的同时,还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 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评书欣赏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1.辽宋“澶渊之盟” 2.宋夏和战 3.碰撞中的交融 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了契丹各部,提倡农业;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以汉人为谋士学习汉族政治制度,设置州县,创制契丹文字。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谓气壮山河。 契丹文字 耶律阿保机 一、辽宋“澶渊之盟” 辽 (契 丹) 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 北宋 1111年 东 京 澶 州 寇准 宋真宗 正方: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可取。 反方:岁币加重了人民负担,用岁币换和平的方式不可取。 【辩一辩】 贺兰山西夏王陵 (宁夏银川西郊) 西夏皇陵鸱[chī]吻 西夏王陵三号陵出土 红陶伽陵频迦(妙音鸟) 二、宋 夏 和 战 西夏疆域模型 11世纪初,生活在西北地区的羌族分支——党项族 逐渐发展起来。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从此西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元昊统治时期,西夏的势力有很大的发展,其辖境“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宁夏同心县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和陕西北部、内蒙古一部分。 元 昊 西夏建立 设计辽、西夏、北宋的建立简表或图示(包括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比 赛 设 计: 西夏武士想象图 西夏文“火急驰用”敕[chì]牌   敕牌上刻西夏文“敕燃马焚”,意为“敕令驿马昼夜急驰”。 狄青,北宋大将,临阵被发,带铜面具,所向披靡,屡建战功。 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 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赐”。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北宋与辽、西夏和议后,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北宋生产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牛、羊、骆驼,西夏的毡毯、药材等,都在这里进行交易。 1111年 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辽(契丹)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 北 宋 西 夏 都城:兴庆 建立者:元昊 建立时间:1038年 2.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4.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 1.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 北宋与辽、西夏达成和议的积极意义 三、碰撞中的融合 1111年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指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此处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