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寿长江大桥设计特点与施工的技术创新.pdf

重庆长寿长江大桥设计特点与施工的技术创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长寿长江大桥设计特点与施工的技术创新 夏玉荣 黄志 良 摘 要:对重庆长寿长江大桥作了总体描述,介绍了大桥工程的主要建设条件、技术指标、桥型布置、结构设计特点及施 工工艺,通过桥梁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创新,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斜拉桥 ,设计,施工,特点 中图分类号:13442 文献标识码 :A 1 概述 凝土简支 T梁,南岸为6X30m简支T梁,桥全长1160m。 重庆长寿长江公路大桥是一座在长寿区跨越长江的特大型 3.2 主粱 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大桥北岸连接 319国道,南岸 从方便施工的角度考虑,斜拉索主梁采用分离式双主肋截 与南涪路长寿支线相接,是跨越长江的特大型桥梁工程。主桥跨 面,其间通过桥面板与横隔梁相互连为整体。斜拉索锚于纵肋 径组合为207m+460m+207m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引桥:北 上,端部纵梁高2.7m,宽 1.8m;索塔根部部分纵梁适当加宽至 岸为3×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梁,南岸为 6×30m简支 T 2.4m,顶板设 1.5%的双向横坡 ,人行道部分顶板设 1%的横坡 , 梁,大桥全长 1160m。大桥于2005年 12月开工建设,于2009年 桥面全宽 20.5m,主梁全宽23.4m,顶板厚0.32m,拉索横向间 距21.6m;每一节段设一道横隔板 ,标准节段横隔板厚 O.28m。 3月竣工通车。 3.3 索塔结构 2 主要技术指标 索塔采用花瓶形,由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上横梁、上塔柱 1)设计荷载:公路一 I级,人群 2.5kni/m2。2)桥面宽度: 及塔冠构成。索塔在主墩以上高144.3m。上塔柱截面外轮廓尺 0.25m人行道栏杆+2.0m人行道+16.0m行车道 +2.0m人 寸为700an×460锄 ,内腔尺寸为 4OO口n×260锄 ,中塔柱为变 行道+0.25m人行道栏杆 ,桥面总宽20.5m。3)地震:抗震设防 截面,外轮廓尺寸由700cm×460cm逐渐增至982锄 ×460dn。 按场地安全性评价结论,采用5O年超越概率2%的地震动参数。 下塔柱也为变截面,顺桥向渐变至 1200aIl,横桥向为660aIl等宽 4)设计洪水频率:1/300。5)设计洪水水位:193.09(黄海高程)。 度。上横梁截面外轮廓尺寸为600am×600咖,顶底板厚100cn1, 6)设计通航水位:186.99(黄海高程)。7)通航标准:I(2)级航 侧板厚100cm。下横梁截面外轮廓尺寸为700o-nX700咖 ,顶底 道,最高通航水位按20年一遇洪水位计。8)通航净空要求:主跨 板厚 120cm,侧板厚 100CEll。 460m为单孔双向通航孔,通航净宽378m,通航净高不低于 18m; 3.4 斜拉索 南岸侧边跨207m为单孔单向通航孔,通航净宽 179m,通航净高 拉索布置于人行道栏杆外面,位于标准梁段主肋截面中间, 不低于 18m。9)船舶撞击力 :顺水流方向28000kN,横水流方向 横向间距为21.6m。全桥4x28对拉索和2对0号拉索,梁上标准 14000kN。10)风荷载:基本风速取24.2m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