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轨道交通中梁山隧道不良地质处理的设计.pdf

重庆城市轨道交通中梁山隧道不良地质处理的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城市轨道交通中梁山隧道不良地质处理的设计 口 口 徐 斌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I~t.1lI成都 610031) 摘 要: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不 良地质处理 右。 的设计进行 了探讨。 2.2 地表水 关键词:隧道;不 良地质;轨道交通;设计 测区内水系以过境河流长江及其支流嘉陵江为 中图分类号:U452.2;U455.49 文献标识码:B 骨干,地面分水岭在 白市驿一带;隧道区域位于分水 引言 岭的北侧,地表水向北往侵蚀基准面嘉陵江排泄。 隧址区内基本无常年性河流 。隧道顶分布的地 隧道工程施工最常见的不 良地质现象是瓦斯、 表水体主要为西侧槽谷的余家湾水库和东侧槽谷的 岩溶及遇富水软弱破碎 围岩,有时会给隧道施工带 上、下堰塘。余家湾水库 (水面高程482m左右)面 来重大灾难和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隧道 积约5.6万m ,蓄水约39万m ,为周边居民生活用 的安全施工,对不 良地质段进行精心设计显得十分 水;上、下堰塘因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施工 (2003年 重要。本文就重庆轨道交通中梁山隧道不 良地质处 竣工)而成干塘 。 理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2.3 地下水 1 工程概况 中梁山隧道区地下水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岩性 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地下水受大气降雨和地面池 重庆市轨道交通 1号线沙坪坝至大学城段为重 塘水体渗漏补给,隧道沿线大气降水丰沛,地下水补 庆市轨道交通 1号线 2期工程 ,线路起于沙坪坝站, 给条件 良好 。一般情况下,第四系松散层含孔隙水, 终点为大学城站,全长约 20.18km。中梁山隧道为 砂岩含孔隙裂隙水(主要为裂隙水),碳酸盐岩含裂 双碑北站至赖家桥站区间的一部分,两侧与高架线 隙岩溶水,泥岩为相对隔水层 。根据沿线地下水的 路连接 ,隧道横穿中梁山山脉,线路走 向基本垂直于 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性 ,沿线地下水可划分 中梁山山脊构造线。隧道全长约4.33km,最大埋 为第 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碳 深达 270m,是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拟建的 酸盐岩裂隙岩溶水。 最长山岭隧道 ,属长大山岭隧道。 地下水体系以暗河、溶洞的发育为主,其中处于 该隧道纵坡呈 “人 ”字坡,进 口93m段设计纵 垂直循环带的地下水运动方向垂直向下,可分为裂 坡 3%。,洞身2750m段设计纵坡27‰,出口1487nl 隙水和管道水,前者为散水、散流,水量小,对隧道影 段设计纵坡 一3‰ 。 响较小;后者为管道流,在隧道施工中形成突水,其 特点是流量大、压力高、有流沙、危害大。 2 地质情况 3 对不 良地质处理的设计 2.1 地层概述 隧道沿线主要出露岩石地层为第四系崩坡积土 根据该隧道所处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 (Q )、粉质黏土、黏土(Q “);以及侏罗系的 其不 良地质主要有瓦斯、岩溶、富水软弱破碎围岩段 下沙溪庙组、新 田沟组 (J2X)、自流井组 (J。一z)、珍 等。根据超前地质预报 ,可全面 了解掌子面前方的 珠冲组 (J,z)和三叠系的须家河组 (Txj)、雷 口坡组 围岩条件、地质情况以及地下水和溶洞的分布,从而 (T:1)、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