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最全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电影百年回顾 自1909年第一部港片诞生之日起到今年,香港电影已经足足满“百岁”了。回首这百年之路,有过浮沉,有过辉煌或者低迷,还有更多的探索。对于普通人来说,百年的生命是一种奢望,但对于一门新兴的艺术而言,百年却只是一个开始。 1.初创时期(1909-1945年) 1909年,美国商人本杰明·布拉斯基赴港拍摄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偷烧鸭》,该片以当年流行的美国喜剧片为模仿对象,讲一个又黑又瘦的小偷(梁少坡饰),正在偷肥胖商贩(黄仲文饰)的烧鸭,为警察(黎北海饰)抓个正着。这部由梁少波导演,黎北海、黄仲文等人参演的谐剧默片成为了香港电影制片业的前奏曲,也激发了香港演艺界人员对拍摄电影的兴趣。《偷烧鸭》也成为香港电影警匪片鼻祖。 1913年,广东人黎民伟在香港组建了一家名叫“华美”的电影公司,不久该公司就与亚细亚公司合作拍摄了《庄子试妻》,这也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由港方出品、港人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庄子试妻》正式拉开了香港光影百年的序幕。 《庄子试妻》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第一次有电影女演员参演的香港电影,第一部有特技摄影的香港电影等。本片和广东优秀的传统艺术──粤剧结合在一起,创始了粤剧电影。 由于资金、设备、人才的匮乏,使得《庄子试妻》之后的十年时间里香港制片业一直停滞不前。1923年7月14日,由黎海山、黎北海、黎民伟三兄弟创办的民新制造影画公司创立,成为香港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集资开设的电影制片企业,一方面招收人手,如关文清并创办了演员养成所(即培养、训练演员),另一方面前往美国购买器材设备,后来还拍摄了《胭脂》等作品。 这时期还出现了大汉影业公司(拍摄故事短片《金钱孽》)、光亚电影公司(代表作《做贼不成》)、满天虹影画公司(代表作《艳福难消》)等。如果加上黎北海他们在1934年之前(也即默片时代)制作的作品,香港产生了将近30部默片,但题材方面已经涉及到戏曲片、文艺片、写实片、伦理片、爱国片、喜剧片、恐怖片等各种类型,且更多程度上是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民间故事,也可见其与中国内地影片的紧密关系。 1930年10月,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在香港、上海两地正式注册成立,为三十年代上海、香港的电影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3年9月20日,香港第一部全部有声的粤语片《傻仔洞房》公映,标志着香港电影进入有声片时代。 1934年2月6日,香港第一部以抗日爱国为题材的影片《战地归来》公映,此后还出现了多部抗日爱国题材的影片,尤其是集体创作的《最后关头》最为闻名。 1934年5月,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的粤语片《白金龙》红遍南洋,而在香港成立了天一港厂,并从上海带来了一批人才。天一港厂不但进一步的促使了粤语片的发展,也为后来邵氏兄弟公司奠定了基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而不少的香港电影人为了逃避战乱南下香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与技术。12月底时还举办了上海、香港文化界的联欢会,欢迎蔡楚生、司徒慧敏等上海电影人的到来香港。 1940年初,第二次“粤语片革新运动”发起,提出“先决问题在于根本把影片的品质提高”、“先从剧本入手,有了好剧本才能产生好影片”等观点,而提升了这时期粤语片的质量。这一时期,香港天一港厂、艺华港厂等在内的七大制片公司,其中五家都是由南下的上海影人经营。在拍摄满足本地及东南亚市场需求的粤语片的同时,他们也拍摄了诸如《孤岛天堂》、《白云故乡》、《前程万里》等一大批进步爱国、表现抗战的国语电影。可惜,这样的繁荣也没有能够持续多长的时间。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从此香港陷入了3年零8个月的黑暗岁月。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体制、艺术、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均走向成熟的时候,香港电影却由于历史的外因骤然间跌入谷底。 2、延续(1945-1955)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香港电影又揭开了它新的一页。由于中国内地爆发了解放战争,大批躲避战乱的内地影人相继南下,形成了第二次的移民风潮。在这一时期先后来港的有何非光、朱石麟、卜万仓、但杜宇、任彭年、舒适、周璇、胡蝶、殷明珠等著名的导演明星,内地资本和人才的涌入也为百废待兴的香港电影业注入了一股活力,为香港电影业带来了复兴与延续发展。 战后初期,蒋伯英成立了大中华影业公司,拍摄了香港光复后的第一部影片《芦花翻白燕子飞》(1946)。1947年,永华影业公司成立,总经理为来自宁波的阔少李祖永,而加盟者是上海的制片大王张善琨。当时永华的规模非常宏大,并引进了美国的先进的进口设备,罗致大批的南来影人,制作了明星云集的大片《国魂》、《清宫秘史》等大型作品 1949年,南下香港的一批上海电影人联合当时香港的粤语片制片、编剧、导演、演员等在内的164人(包括吴楚帆、张瑛等),联名发表了《粤语电影清洁运动宣言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