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3.夸张——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站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等都是夸张。 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5.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的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二、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1.叙述、议论、抒情、描写。 2.考查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3.其中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三、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1.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如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以梅花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2.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如赵师秀《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3.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的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景物,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4.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相辅相成。 如: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5.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 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鲜红和谐搭配,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6.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所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7.对照——就是把对立的事物,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间,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是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分析表达技巧时,必须密切联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其中渗透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四节 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般来说,古诗词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就是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即诗人通过诗歌所表现的生活认识、个人理想和政治货币。这些在诗歌中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借助于某一种文学手段(诗化的语言)曲折地、隐晦地表达的,它需要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通过各种鉴赏方法去体悟、去挖掘、去揭示。 第四节 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观照,一首诗歌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1800字.docx VIP
-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奏响色彩的旋律(共28张PPT)(内嵌视频).pptx VIP
- 规范《DLT555-2004-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pdf VIP
- 2025巧用几何画板开拓数学思维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学思考.docx VIP
- 标日初级第1课练习.doc VIP
- Unit4EatwellSectionA2a-2e英文版教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教学经验分享.ppt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2013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教学设计)2025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副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