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 ·炼句(应用文稿)解析.pptVIP

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 ·炼句(应用文稿)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之 语言(炼句);;;考点分解二 鉴赏“炼句”;【例1】(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示例2】(2019·全国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炼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字进行分析。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乐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示例3】(2019·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2)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炼句的能力。“静”“彻”分别说静、动,这有动静结合的意味。“风声彻”衬托出“谷静”“山空”“月色深”,可见运用了衬托手法。本联写景,从写作角度来说视听兼具,视觉有“月色”,听觉有“风声”。写景的目的,首先要表现山中景物本身的美好,然后才是为抒情服务。;【示例4】(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注】。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杪:树梢。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命题分析;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怪”字,属于炼字的范畴,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结合全词”理解“怪字”,谁在怪?怪什么?为什么会怪?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示例5】(教材联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答题方法——“描”“析”“点” (1)“描”。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2)“析”。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 (3)“点”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答题范式】 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结构和主旨);[即学·即练];(1)“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这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此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即学·即练];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中的炼句艺术。赏析结句的表达效果,一般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作答。第一首诗结句,从“门对寒流雪满山”来看,这里写的是友人居住的生活环境,结合前一句来看,这里是在回答“诗思清人骨”的疑问,答时要注意把握这一关系。第二首诗结句,从诗句内容看是描述诗人日暮归来衣服被雨打湿的情景,从“日暮”和“满”可以看出诗人的执着。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解析 本题属于考查语言特色题。第一要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第二要找出句子中有特色或者有手法的字词加以分析。“钟声”写听觉,写声音,是动景;“翠微”写视觉,写颜色,是静景,所用手法是通感和以动衬静,“连”字传神巧妙,将这两种感官连接在一起,生动传神,属于用词巧妙。;前人论诗有“句乃诗之眼”之说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