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YPERLINK /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 目:浅谈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 设计时间: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 一、 选题目的: 希望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家乡旅游发展的状况进行调查,进而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利用好家乡的各种资源促进和发展家乡旅游。 二 、资料(数据)来源: [1]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21 (3):12-9 [2]增城的简介[M]《广东各县市百科》 [3]田利民乐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省情—2004年10期 [4]浅析乡村旅游的发展[P]shirney的BLOG (2007-10-27 ) [5]增城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 浅谈增城乡村旅游的开发 林晓露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1450) [摘要]增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处于广州,惠州,东莞市等众多经济发达城市的市郊,便于开展乡村旅游,现在增城的乡村旅游虽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更好的发挥乡村旅游对增城经济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更加利用好其特有的地方民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关键词]乡村旅游 增城 发展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旅游者前往休闲、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1]。 中国的乡村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的附近,这源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乡村旅游的客源是城市居民,特别是那些承受现代社会巨大压力的大都市居民。按照中心地理论,城市的附近则成为旅游乡村的首选地。第二,中国带薪休假制度还处在起步阶段,人们外出旅游时间少,往往在所居住城市的附开展乡村旅游,而偶尔的远距离出游则更多的选择观光型旅游产品。第三,在其他一些偏远的地方,由于各种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备,造成即使拥有高品位的乡村旅游资源,也只能是望洋兴叹的局面。 一、增城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背靠大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龙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紧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科学城,工商各业发达 组成部分,具有“多城辐射效应”,发展空间大,前景好,是广州东部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通往东莞、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的交通咽喉。 增城旅游资源丰富,“茘乡仙境”旅游形象深入人心,自然稟赋和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别具特色的茘乡风情和水乡景色美不胜收。何仙姑家庙、千年盘龙古藤、凤台揽胜、万寿寺、古海遗踪、正果佛爷寺、报德寺、朱氏宗祠、雁塔、凤塔、瓜岭古村落等名胜古迹吸引众多游人的目光:南华、仙村、茘湖、紫云山庄等多个高尔夫球场让游人挥杆自如,尽享阳光、空气和绿地之乐趣;增城荔枝文化村、百花山庄度假村、白水寨风景名胜区、锦绣大封门、亚洲生活温泉度假村、何仙姑旅游风景区、源章山庄、金茘苑农业生态园、谷丰园、金矿森林公园、焦石岭森林公园、兰溪荔枝沟、金矿生态大观园、朱村丝苗米生产示范基地、盈园、万亩冬瓜生态园休闲度假之地令游人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荔枝节、仙姑诞、龙舟节、佛爷诞、仙姑得道诞、畲族风情等民间民俗和荔枝文化旅游节、菜心美食节、登山节牛仔服装节让游人尽领非凡热闹[2]。 二、 增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增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现在增城的乡村旅游以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为核心,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乡村游的发展,同时在增江河沿岸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体育、文化等设施。围绕增城北部的小楼镇、正果镇拥有的农业和生态资源,是进一步推进农业、村落生态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2008年,增城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同比增长102%,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67%,荣获“2008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国际旅游名城”、“中国休闲之城”称号;北部生态功能区实现税收收入5585万元,增长34.84%,增速有了显著提高,成为广东省旅游目的地之一,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增城市政府在挖掘增城的乡村旅游资源上下了很大功夫,把旅游与经贸、文化、农业、交通、体育、水利、林业、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用发展大旅游的思路指导乡村旅游的开发,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制度创新、资金筹措三大举措,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增城旅游资源丰富,有独特的城市景观,秀美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从南到北,有新塘的水乡石滩、朱村的田园风光,派潭、正果的良好生态及客家文化、畲族风情和大量文化古迹。近几年,增城开发了不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项目正在不断地发展。 总的来说,增城乡村旅游点自然条件好、经营方式活、档次结构协调,并且逐步向规模化、高档次化方向发展。以下是其主要的特点: 1、数

文档评论(0)

huhuaqiao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