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2013年项目申报指引和申报要求.doc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2013年项目申报指引和申报要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5 附件1: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2013年 项目申报指南和申报要求 一、项目指南 1. EAST长脉冲高功率NBI的关键技术和实验研究 在EAST上发展4MW大于10秒的长脉冲中性束加热系统,特别是研制出能可靠用于长脉冲条件下的兆瓦级稳态离子源,并利用该系统在EAST托卡马克上开展离子加热、电流驱动、约束改善等物理实验。研究在长脉冲中性注入加热条件下的等离子体行为和机理。 2. 利用多功能内部线圈控制ELM和RWM的关键技术和实验 针对ITER未来第一类ELM和高磁比压下RWM(电阻壁模)控制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利用多功能内部线圈实现对等离子体一类ELM和RWM控制的物理模拟、线圈关键技术预研、线圈研制以及实验所涉及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其重点是在托卡马克上实现利用内部线圈对一类ELM和RWM控制,为未来ITER提供有用的参考。 3. 大功率电子回旋共振加热新技术研究 开展大功率回旋管无氦超导磁体运行技术应用,多管高压平衡与微波输出功率平衡以及高频调制技术的研究;研究大功率集束天线阵技术,环向与极向实时联合控制技术;研究大功率真空传输技术,微波极化参数实时控制技术;开展PSM电源技术、高压建立、固态开关、快速调整与保护技术的研究。 4. HL-2A装置高能量粒子物理研究 在HL-2A装置上利用大功率加热手段(ECRH、NBI、LHCD)对高能量粒子(包括高能电子和高能离子)的约束、输运、不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数值模拟研究。了解高能量粒子驱动阿尔芬本征模、快粒子模及造成快粒子损失的机制,探索克服这些不稳定性及快粒子损失的对策;研发具有高空间、时间及能量分辨的高能电子及高能离子诊断;改进加热系统使之满足高能量粒子物理实验的需要;发展数值模拟编码对高能量粒子相关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5. 长脉冲条件下高热负荷的有效控制关键技术和实验研究 开展针对未来ITER运行时,长时间10MW/m2热负荷苛刻条件下等离子体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和物理问题研究,开展能快速控制、移除10MW/m2热负荷以及高能量粒子流的关键技术预研、技术集成,以及在托卡马克上开展实验,探索在长脉冲条件下对高热负荷、高粒子通量有效控制的手段,发展实现有效控制的新方法,通过实验和模拟的对比研究其机理。 6. 高性能托卡马克芯部等离子体输运和稳定性研究 针对未来ITER相关的高性能托卡马克芯部等离子体输运和稳定性及其相关的物理过程开展研究,主要包括:加热和电流驱动以及加料的基本过程研究,特别是射频波驱动环向旋转的机理研究;利用加热和电流驱动手段控制等离子体参数(压强、电流密度、动量、电子和杂质密度等)的剖面分布,研究其对输运和稳定性特征的影响,特别是与环向旋转的关系;符合ITER运行模式要求的稳态、高性能芯部等离子体约束模式的探索,及其稳定性特性研究。 7. ITER基本运行方案物理基础研究 针对ITER基本参考运行模式,对伴有第一类边界局域模(ELM)的H模物理及其相关的与壁相互作用开展研究,主要包括:L-H模转换机理及H模可近性条件的优化;ELMs的产生机理,可有效地运用于ITER 的ELMs缓解和控制方法及其机理;台基区输运和不稳定性特征,及其对台基结构和演化动力学的影响;小/无ELMs高约束稳态运行模式;在第一类ELM条件下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稳态条件下粒子流和热流行为及其控制,粒子再循环和滞留等物理过程。 8. 氚增殖包层关键科学技术的研究 针对ITER以及未来我国聚变工程实验堆氚增殖包层的科学技术目标与需求,重点开展固态TBM模块工程设计、1/2模块制造和特殊加工连接工艺研发及认证;开展液态铅锂合金工艺及其服役(流动、传热、腐蚀等)性能研究,以及结构材料(RAFM)研制、性能测试和辐照测试;开展中子倍增剂规模研发、制造和测试(包括辐照测试);开展TBM涉氚系统工程设计及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涉氚系统原理性样机的设计制造及相关实验;建立固态增殖剂的反应堆在线产氚考核实验平台,开展氚增殖剂材料堆内辐照及在线氚提取测试,提出TBM设计候选固态增殖剂的评价准则,获得满足TBM产氚包层设计要求的百公斤级固态增殖剂;开展过热蒸汽水冷固态增殖剂包层设计,包括水冷包层增殖剂优化、高效能量转换、氚提取等新方法新工艺的技术研究。 9.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研究 紧密结合EAST、HL-2A等国内大中型托卡马克,面向ITER与中国聚变实验堆CFETR,深入研究等离子体与钨基壁材料相互作用理论规律、物理机制、相关技术以及深入的实验研究,包括边界等离子体输运及偏滤器行为、边界等离子体原子分子过程、壁材料等离子体辐照效应和高热负荷效应、氢同位素滞留与输运、壁表面刻蚀和再沉积原位诊断技术、托卡马克实验等。 1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