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古诗诵读??观书有感
自主学习,试一试你的好身手
1.知诗人
朱熹(1130~1200)南宋______家,______家。字元晦,婺源(今_________)人。所著《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保存至今。
2.诵诗句
读准字音,按二、二、三的读法用“|”标出节奏。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河水来。
轻松过关??看一看你的高水平
3.写出下面字的形近字,再组词
塘(??????)??鉴(??????)??熹(?????)???徘(????)???为(?????)
___(?????)??___(?????)??___(?????)??___(?????)?___(?????)
4.明诗意
①写出加点的词义
观书有感???????______________
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
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_
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_________
②回答问题
A.“半亩方塘”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一鉴开”可以想到池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源头活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诗可用“因为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连起来。
5.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
???????????????????????????????????????????????????????????????????
能力迁移,露一露你的真本领
6.拓展运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千古名句,常常被人们引用。人们引用的是它的引申意义:工作、学习、事业等为什么能取得好成绩,那是因为有好的制度、方法等。
联系你的学习收获写一段话,要求在话中引用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趣学古诗
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一作
_____日做梦???重见天_____???_____依不舍??泰_____鸿毛???同归于_____
信口雌_____???口若悬_____???_____木三分??沧_____桑田???应对如_____
_____擒故纵???理屈词_____???万水_____山??一日千_____???一_____十行
万象_____新??_____行下效???一心_____意???_____出不穷??海市蜃_____
所填的字组成了一首诗,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诗的最后两句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花名填空,再读一读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__开。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___村。
3.?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_______向日开。
4.?竹外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______别样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