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州110kV连心变电站工程
PAGE
PAGE 21
武汉华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110kV步行街变电站工程
配电综合楼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110KV连心变电站工程
1.2、工程地点: 沙市连心村一组
1.3、发包单位:荆州供电公司
1.4、承包单位:荆力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输变电分公司
1.5、建设规模:二层框架结构
2、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2年版);
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
3、施工准备
3.1、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场区内设置职工生活区、施工生产区、办公区。
(1)办公区:设置有土建和安装集体办公室、资料室、试验室、材料仓库和值班室。
(2)施工生产区:设置有钢筋加工车间、木工作业棚、灰浆搅拌站。
(3)职工生活区: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3.2、本工程采用现场商品砼,现场不在设置搅拌站。钢筋、模板等在现场设加工区,制作后由人工运至作业面。平整地面,整修道路,将水电接至施工现场,做好三通一平。根据业主审核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搭设办公室等其它临建设施。
3.3、根据业主在施工现场提供的电源,向场区敷设电缆线,在钢筋加工车间、模板加工车间、泵车及施工现场等处设置配电柜,同时满足施工照明、办公的需要,照明用电量按动力用电量的10%计算。施工现场所有用电线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施工现场用电详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道路及各临时设施布置详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
3.4、劳动力准备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加强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组建适合本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专业队伍。
对进场的劳动力进行技能考核,施工组织、工艺流程交底,确保施工队伍的有效投入。
建立健全各施工项目的劳动组织、规章制度、形成交底-过程-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
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空插流水,使施工队伍能够及时进入操作最佳状态。
4、施工方法
4.1 测量工程
本工程为架空层框架,根据其特点,我公司拟在测量施工中使用经纬仪、S3水准仪各一台,50m钢卷尺两把,塔尺一把。配备具有施工经验的测量人员1人,确保该工程平面位置的准确和竖向垂直度合乎要求。
4.1.1平面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结合该建筑物的平面结构特点,按照从总体到局部的控制原则,建立控制网对建筑物进行定位。在地下结构施测中,直接采用周边矩形控制网上布置的轴线控制桩进行投点放线,在-0.030m以上结构施测时,利用标定出来的楼层十字线作为测站,采用常规方法测设出每楼层的控制线及边线。
4.1.2垂准控制
在一层楼板上埋设控制点基点,在一层楼板砼浇筑时预埋10mm厚100mm×100mm的铁板,板底焊4Ф12,长8cm的钢筋,如右图所示。通过矩形平面控制网对-0.030m结构层放线时,将控制点位置一一标出,复核无误后,用电钻钻出直径为1mm的小孔,并在点旁画出两个对顶红油漆三角,此点就作为主体结构向上传递平面坐标的基点。
采用天顶法施测,必须在各层楼板对应于控制点的位置留置200mm×200mm的预留洞口。在一层楼板基点设置测站,将垂准仪置中、整平,在测站天顶上方设置标分划板,把垂准点锁定在所测楼层面十字丝上后,用墨斗线弹在孔边上,将放出的控制点归化改正后,实施楼层常规投点放线。
4.1.3高程控制
由业主或相关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建立施工现场的场区高程控制系统,在建筑物四周设置12个坚固稳定砼做的半永久性水准基点,其具体形式见下图。施工过程中对水准点定期检测复核,确保监测数据的正确性。
一层施工完毕后,在建筑物周边墙、柱角设置+1.000m的标高点,每次高程向上传递,均从该标高用钢卷尺上引至楼层后,用水准仪进行楼层水平标高的测设。
4.1.4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要求在该建筑物四周设置沉降观测点,位置+0.500m标高设置半永久性水准点,形式如下图。沉降观测采用“12固定”,每完成一层结构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每月一次,第二年每两个月一次,第三年每半年一次,第四年开始每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