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壮大广西油茶产业 保障国家粮油安全 ;摘要: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具有种植油茶的优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广西的油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为了更好地促进广西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探讨了广西发展油茶产业的战略意义,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一、发展油茶产业的战略意义 ;二、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一)油茶生产状况
2、现状与布局
现状:2019年末,调查统计的42个县油茶面积28.7万公顷,其中1.33万公顷以上的有8个,0.66万公顷和0.33—0.66万公顷之间的有分别有6个和5个,0.03—0.06万公顷之间的有14个,0.03万公顷以下的有9个。
空间分布:整体呈三足鼎立的格局,主要分布在桂西北的百色和河池、桂北的桂林和桂中的柳州以及桂东的贺州、梧州。 ;3、主栽品种结构
主栽品种:普通油茶、岑溪软枝油茶、江西小果油茶、藤县红花大果油茶、攸县油茶等
;(二)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水平
1、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
全区层面 :百色、河池、来宾、柳州、桂林、贺州和梧州;
市域层面:百色、柳州、河池、贺州四市种植面积23.96万公顷 ,占广西油茶总面积的86.56% ;
县域层面:三江、巴马、昭平、凌云等14个县,面积22、26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80.45% 。
2、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
培育了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
油茶加工向精深化方向发展,深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
基地建设方兴未艾,产业化发展初具雏形 。
;3、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建立
市场营销逐步由自产自销为主导的模式发展成以企业专业化生产,代理商经营,企业自销、专业市场批发和网络营销等多种销售方式并存的模式 。
4、科技进步促进了油茶增产增收
选育了一批优良品种;
油茶低产林改造初显成效;
油茶单产显著提高;
油茶综合利用水平和茶油精制技术国内领先。
;(三)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扶持力度不够
认识不足:一是“重田轻山” ;二是 “重粮轻油” ;三是重果林,轻油茶林 。
扶持力度不够:没有把油茶作为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来发展,在资金投入、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培植等相关产业政策方面扶持力度明显不够 。
2、投入不足,管理粗放
政府投入不足 ;
农户投入困难;
企业袖长手短 ;
管理粗放。
;3、品种混杂,树龄老化产量低
品种混杂,良莠不齐 ;
稀密不匀,林分结构不合理 ;
树龄老化,产量很低。
4、油茶精深加工滞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油茶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
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 ;
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
;5、科技投入有限,基础研究滞后
良种推广力度不够 ;目前,广西已选育出的国家或地方优良品种多达20个,但对油茶产业发展中应主推哪些优良品种并不十分明确,岑溪软枝油茶2号、3号等油茶良种的推广种植面积极小。如百色市右江区现有油茶林面积1.46万公顷,推广种植岑溪软枝油茶等优良品种的面积不足1%。
栽培管护技术等相关研究与推广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广西油茶生产目前尚没有成熟配套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推广到农村基层。
低产林改造技术还不完善 。广西全区平均每亩油茶产油5-10公斤,90%以上油茶面积属低产林,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亟待科技改造,政府也在鼓励油茶林低改,但却没有实用的低改技术方案,没有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
;6、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低
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市场开拓不够,商品率低,市场占有率低 。
目前,植物油市场基本上是菜子油和花生油的天下,油茶的市场占有率甚低,在全区销售食用油的场所唱主角的精炼瓶装油多数是广东的“金龙鱼”和山东的“鲁花”,而我区的茶油产品却很少见。实际上广西精炼茶油在包装和内在品质上与“金龙鱼”和“鲁花”并无明显差异,但市场销售仍是一条短腿。
;三、广西油茶适宜性评价与发展潜力分析;3、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来源:数字地形图(DEM)、土地利用类型图 、石漠化分布图 、气象数据
数据处理:坐标转换和重采样
4、评价标准的确定
广西油茶适宜性评价标准 ;(一)适宜性评价
5、评价结果
空间分布:最适宜区:全州、三江、环江、鹿寨、荔浦、八步等低山丘陵地区 ;次适宜区:田林、巴马、金秀、岑溪等中低山地区 。
总面积:适宜区699.97万公顷,占广西总面积的29.57%;其中最适宜区面积101.97万公顷,14.57%,次适宜区面积598万公顷,占85.43% 。
市域尺度: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河池、柳州、桂林和贺州,其中河池市面积最大,达31.13万公顷;次适宜区百色和河池面积最大,分别占22.73%和19.96% ;适宜区总面积河池市最大,达150.5万公顷,占21.50%;百色次之,占19.5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