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高盖山隧道无砟轨道框架轨排法
施工技术
廖浇凝LiaoJiaoNing
(中铁二局二公司向莆铁路FJ-5B标项目部 福建 永泰 350700)
(the two company of China Railway two bureau of Xiangpu railway FJ-5B Project Department of Fujian Yongtai 3507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日益发展,高速铁路成为未来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向莆铁路高盖山隧道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框架轨排法施工工艺为依据探讨研究其流程和关键步骤,结合了实际与众多资料,较为详尽的描述了高速铁路隧道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与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high-speed railway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future railway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Xiangpu railway CRTS-I double block ballastless trac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framework arrangement of the process and key step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and lots of dat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speed railway ballastless track on bridge.
【关键词】无砟轨道 框架轨排 道床板 粗精调
[keyword] track bed slab ballastless track framework of coarse and fine tune
1工程概况
高盖山隧道为双洞单线隧道。左洞起迄里程DK462+758~DK480+352,全长17594m;右洞起迄里程YDK462+742~YDK480+354,全长17612m。隧道为单面坡,从隧道进口至出口依次为1242m长度的7.4‰下坡,15700m长度的7.6‰下坡,652m长度的7.5‰下坡。隧道设置5座斜井辅助正洞施工。我部承担高盖山隧道进口及1#、2#、3#斜井施工任务。正洞左线施工长度为9702m(DK462+758~DK472+460),右线施工长度为9810m(YDK462+742~YDK472+552)。经过优化设计后,1#斜井长1202m,与正线交角为60°,综合坡度10.1%;2#斜井长1902m,与正线交角46°,综合坡度9.59%;3#斜井长2566m,与正线交角90°,综合坡度9.0%;全为反坡施工。
高盖山隧道采用无砟轨道整体道床,轨道结构高度为51.5cm。隧道内正线铺设60kg/m、100 m定尺长、U75V无螺栓孔新轨,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在隧道进、出口处各设置25m长的过渡段(其中5m在无砟轨道上,20m为有砟轨道)。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进行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验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进行,在隧道内按要求断面间距布设隧道基础沉降观测点,依照规定频次进行隧道基础沉降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沉降趋于稳定、实测沉降总量不大于5mm时,可判定沉降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预测的隧道基础工后沉降值不大于15mm)。隧道主体工程施工后,对隧道基底设施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时间不少于3个月),绘制沉降曲线,提交沉降变形观测资料给第三方评估,并取得评估合格的报告。
2.1.2对隧道二次衬砌、底板等砼质量进行地质雷达检测,对检测发现的缺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确保隧道达到无砟轨道铺设条件。
2.1.3取得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批复文件;完成原材料、机械设备报验;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施工规范、标准编制施工技术交底;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施工作业要点卡片,包括: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轨排铺设、轨排组装、混凝土道床板施工等。
2.1.4根据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资料、设计图纸、施工组织等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2.1.5由第三方完成隧道无损检测、沉降评估、CPⅢ测设及评估工作。项目经理部精测组对第三方CPⅢ进行复测,作为无砟轨道施工测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