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传感器的微悬臂梁换能技术进展汇报.pptVIP

生物传感器的微悬臂梁换能技术进展汇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传感器的微悬臂梁 换能技术研究 项目验收报告;汇报提纲;1、基本信息;2、微悬臂梁简介; Tip Parameters Full tip cone angle;The active probe;Microcantilevers with piezoresisitors;;Sensors and actuators are the fundamental and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for MEMS and nanotechnology progress. The microcantilever provides us a unique tool for sensing ultra-small forces in the microscopical world. Microcantilevers are used as springs in microworld. ;;Detection of single electron;Electron spin detection;AFM anodic oxidation;Mirkin Group,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hem.northwestern.edu/~mkngrp/dpn.htm;AFM data storage;AFM manipulation of nanotubes;Biological sensing manipulation(1);Biological sensing manipulation(2);Microcantilevers for MEMS (1);Microcantilevers for MEMS (2 );T. Mishra,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anpur, India M. Carrozza, A. Eisinberg, A. Menciassi, et al., Scuola Superiore Sant’Anna - MiTech Lab, Italy Euglena (Kim et al. JMEMS, 92);memspi/ ;Microcantilevers for grippers (3);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Zinc Oxide Nanowire Arrays;3、微梁作为生物传感器换能元件的优势;4、工作总结报告;4.1 研究目标、预期成果及提供形式 ;4.2 课题执行情况与评价;建立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实时标定方法; 在认识微悬臂梁在液体中的基本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实时测定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基本方法。根据微悬臂梁弹性常数与液体粘度的基本关系,通过测量微悬臂梁在两种不同粘度的液体中的谐振频率,可以间接测量微悬臂梁的弹性常数。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精度优于5%。;开发出微悬臂梁的品质因数Q控制电路; 在理论和实验研究微悬臂梁的受激振动机理和品质因数调控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模拟技术的微悬臂梁品质因数调控电路。它主要包括两个模块,一个正反馈模块和一个锁相环模块。正反馈模块用于增加微悬臂梁的品质因数;锁相环模块跟踪微悬臂梁的振幅、频率和相位,并通过一个可变移相器和一个可变增益放大器控制微悬臂梁振动的品质因数Q。 ;设计并优化该类生物传感器的结构模型,研制微悬臂梁生物传感器原型机一台。开发了微悬臂梁生物传感器的探头、驱动电路、信号放大和采集电路以及基于个人计算机的控制和显示系统。 实际达到的技术指标: 检测极限(灵敏度):10pg 频率分辨力: 0.5Hz(0~60kHz范围) 质量分辨力: 10pg;4.3 成果推广应用前景的评价;4.4 经费决算和经费使用评价;4.5 人才培养、合作、论文和专利 ;4.6 存在的问题 ;5、技术总结报告;5. 1 微悬臂梁动态检测方法的建立;微悬臂梁的谐振频率 质量变化与频率偏移的关系;5.2 微梁弹性常数的实时标定方法;5.3 微悬臂梁生物传感系统的开发 ;5.3 各部分的总体描述;5.4 探头和控制器;5.5 软件流程图和人机界面;5.6 品质因数Q的理论研究;Q的控制方法;基于DSP的品质因数调控模块;5.7 主要实验结果;5.7.2 压电陶瓷的振动测试;5.7.3 微悬臂梁的振动特性测试;(左)谐振频率下的速度/时间曲线 ;(右) 幅频曲线 压电探针MPA-41200-10 ;5.7.4 不同激励方法下微梁的振动实验;5.7.5 品质因数调控模块的测试;Q控制电路用于液体中的AF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