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平洋的风速与风向图 1893年~1896年,海洋调查船“弗拉姆”号在北冰洋调查时,发现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块并非沿着风吹去的方向漂流,而是偏在风向之右20°~40°的角度,表明冰块是随海水流动的。它为什么偏离风向呢?海洋学家南森认为,这是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并指出,海面以下的水层偏离风向的程度应更大些。根据南森的建议,艾克曼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并在1905年建立了“艾克曼漂流理论”。 艾克曼假定:当海区无限深广;没有发生增减水现象,并且海水密度可认为是一个常量;作用在海面上的风场是均匀的,时间是足够长的。在这些假定条件下,他得出深水风海流的特性:风海流的表层流向与风向成450夹角,在南半球偏向风向的左边,在北半球偏向风向的右边;流向随水深增加而与风向的夹角越大,到达某一深度,流向与表面流流向相反,流速只有表面流流速的二十三分之一(4.3%)。这个深度之下,流速很小,可以略而不计,这个深度就是风海流的摩擦深度,也就是风海流作用的下限,在大洋中一般为200米~300米的深度。一直到与表层流方向相反为止。这时的深度,称为摩擦深度。 艾克曼漂流理论 (2)按水深分类按水深相对波长大小可分为深水波和浅水波。 深水波:是水深相对波长很大的波。这种波动主要集中在海面以下一个较薄的水层勺,又称为表面波或短波。 浅水波:是水深相对波长很小的波,又称为长波。 (3)按波形的传播性质分类 前进波:波形不断地向前传播的波浪,称前进波或进行波。 驻波:波形不向前传播,只是波峰和波谷在固定点不断地升降交替着的波浪,称驻波。 3.余摆线波(正弦波) 早在1802年捷克学者格尔斯特纳(Gerstner)就提出了波浪的余摆线理论。 海洋中的波浪按所及水深和水质点运动规律,可分深水波与浅水波。其临界水深为H= /2(即:水深为波长1/2),故余摆线理论又可分深水波和浅水波二种。 (l)深水波的余摆线理论 深水波余摆线理论是从以下几个假定条件出发的:①海是无限深广的;②海水是由许多水质点组成的,它们之间没有内摩擦力存在;③参加波动的一切水质点均作圆周轨迹运动,并且当水质点作圆周轨迹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它们的半径相等,在垂直方向上,则自水面以下逐渐减少,在波动前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一切水质点,在波动时角速度均相等。 这样波浪发生时,水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运动,水质点未前进,只是波形向前传递,如此所形成的波形曲线是余摆线(图5.34)。 根据深水波的余摆线理论,可得出深水波的特性:若以角度Ф来表示水质点在圆周上的位置,则在水平方向上是随着波浪推进距离的增加,位相角Ф角逐渐变小;在垂直方向上,位相角Ф角则大小相等。水质点的运动半径在水平方向上则相等;在垂直方向上,则随水深的增加而按指数规律递减,即: (5.32 ) 式中:rz为z水深处水质点的运动半径;r0为表面水质点运动半径;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为圆周率; 几为波长;z为水深。 而周期r和波长 不变,当水深z等于波长 时,波浪几乎静止,故波浪的影响深度为一个波长那么深。深水波的波速c、波长 、周期r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2)浅水波的椭圆余摆线理论。当水深小于1/2波长时,其波浪便为浅水波。当波浪进入浅水区以后,因受海底摩阻力的影响,波浪能量除了继续损耗外,又引起波浪能量的重新分布,波形即发生变化。其特点是:波速减小,波长变短,波高略增。波高的增加是波能集中较浅的水深中所致,因此,波的外形就趋于尖突。这时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也由圆形变为椭圆形,这样的波形即成为椭圆余摆线形(图5.35)。 根据浅水波的椭圆余摆线理论,可得出浅水波的特性:浅水波中,水质点运动的椭圆轨迹的大小,在水平方向上都相同;在垂直方向上,则自水面以下趋于偏小,但焦点距保持不变,在水底半短轴为零,水质点在两焦点之间作直线的往复运动。非常浅水波(水深小于等于 /25)水质点的运动,只在两焦点之间作往复直线运动。非常浅水波的波速取决于水深而与波长无关,即: 。 4.近岸浪及其作用 当波浪传入浅水区或近岸后,由于波顶运动速度大于波底,当波峰部分越过波谷部分时,将导致波浪的倒卷和破碎。这种破浪现象若发生在离岸较远的地区,如海中的暗礁或沙洲上,称为破浪;若发生在海岸附近,称为拍岸浪(图5.36)。 波浪可以绕过障阻进入被岛屿、海岬或防波堤等遮蔽的水域,这种现象叫波浪绕射。由于越过障阻物后,波向被隐蔽的水域扩散,所以波高将变低。当波浪传播方向不垂直于海岸时,由于波峰线两端受海底摩阻力影响大小不一,因而使波向发生转折,波峰线总是平行于海岸线,称为波浪的折射。 波浪从风那里获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参考学习资料 建筑环境 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22年第02期.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真题 .pdf VIP
- 小学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pptx
- 市政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方案11.doc VIP
- 遗传学英文课件:11 群体遗传学英文课件.ppt VIP
- 质量保证措施通用版.docx VIP
- 第四单元《光现象》单元检测题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解析版).docx VIP
- 简谱D 想着我Think of Me简谱歌剧魅影.pdf VIP
- (高清版)B-T 40788-2021 船舶与海上技术 海上风能 港口与海上作业.pdf VIP
- 自动化专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