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一:
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轻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表彰在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结合轻工业职业教育特点,制定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以下简称“教学成果奖”)评审办法。
第二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教学成果奖评审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具体评审工作。
第三条 本教学成果奖每两年评审一次。
第四条 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评审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坚持个人申请、单位申报、专家评审和当事者回避的原则;
3、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接受行业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 评审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五条 本评审办法中的教学成果主要指:
1、突出反映轻工类职业院校在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普适性特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产生明显效果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
2、创新教学体制机制,在校企合作以及共同培养行业人才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等方面有突出成效的成果;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专业人才发展等方面有突出成效成果;
3、校企在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或工作站等方面通过深度合作,切实为人才培养做出显著贡献的成果;探索、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轻工行业输送高质量紧缺人才取得的实践成果;
4、其他为轻工行业人才培养、企业发展进步等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教学成果。
第六条 成果应具有原创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较大突破;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符合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在轻工类职业教育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七条 成果需经过两年及以上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轻工类职业院校中具有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第八条 本教学成果奖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3个等级。
1.特等奖的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重大创新,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重大贡献,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并产生重大影响。
2.一等奖的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较大创新,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具有广泛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具有显著成效,在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3.二等奖的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或实践的某一方面有明显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具有明显成效。
第三章 评审机构
第九条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成立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下设评审办公室和若干评审专家组。
1.评审委员会负责教学成果奖评审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对评审专家组提交的评审意见进行审议,并将审议结果上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审批。评审委员会由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13人。
2.评审办公室负责评审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3.评审专家组负责教学成果评审工作,并向评审委员会提交审议结果。评审专家组设组长1名、成员6?13名;评审专家组成员应包括:相关行指委委员、行业企业专家和职教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占三分之二以上。评审专家组成员采用每期聘任制。
4.评审专家组组长由评审办公室指定,成员由组长提名商请评审办公室确定。
第十条 对评审专家的要求
1.评审委员会和评审专家组成员,要坚持评审原则,独立、科学、客观、公正地对项目进行评价和打分;
2.严格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不得向外界泄露评审情况;
3.廉洁自律,遵守职业道德。
第四章 申报
第十一条 申报主体:
1.个人申报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成员应当直接参与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
2.单位申报教学成果奖的,该成果应当体现单位集体意志,由单位派人主持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并以单位为主提供物质技术条件保障;
3.教学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共同完成的,由共同完成单位或个人联合申报;
4.申报教学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应是成果主要完成人所在的基层单位,并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全过程做出主要贡献的单位。鼓励和支持多个成果主要完成单位联合申报。对联合申报的教学成果,单位或个人应协商一致,避免产生成果知识产权纷争。原则上,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人数不超过15人。
第十二条 中国轻工业联会会员单位、轻工各行指委成员单位、最多可以申报3项教学成果奖,其他单位可以申报1项教学成果奖。
第十三条 作为申报成果负责人每人限报1项。
第十四条 所有申报成果均需获得本单位推荐,不接受个人直接申报。
第十五条 已获省级及以上成果不得申报本教学成果奖。
第十六条 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申报本教学成果奖的评审。
第十七条 申请教学成果奖,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一式七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床实践Practice儿童和青少年静脉补液NICE指引概要-TheBMJ.PDF
- 串联液压缸参数计算组合式液压缸增压缸.PPT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后出血急性失血性休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PDF
- 中秋迎月Mid-AutumnFestivalGathering-香港能仁专上学院.PDF
- 临床学院工作流程图PP8.DOC
- 临界点核状沸腾与膜状沸腾的转折点.PDF
- 为何有些销售员能够成功而其他的却失败.PPT
- 为将来航天员进入太空提供可靠的数据.PPT
- 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PPT
- 为甚么志达的皮肤和眼睛巩膜会变黄.PPT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原卷版).doc
- 浙江省普通高中尖峰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原卷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压强(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