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肥西县城总体规划( 2014-2030 年)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包含三个层次:县域、规划区和城区。
1、县域 共 8 个镇 4 个乡,辖区总面积为 1700平方公里。 2、规划区主要包括上派
镇域、绕城货运专线以东、派河以南的范围,面积约 148.3 平方公里。 3、城区:建设
用地面积约 44 平方公里。
性质、职能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合肥主城西南综合性城区、现代产业基地。
二、城市职能合肥主城区西南组团中心;
肥西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人口规模规划近期( 2020 年),县域总人口约为 86 万人,城镇总人口约为 45 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 52%,其
中,城区城市人口 30 万人。
规划远期( 2030 年),县域总人口约为 94 万人,城镇总人口约为 56 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 60%,其中,城区城市
人口 40 万人。
四、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近期( 2020 年),全县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52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116 平方米;其中,城区建设
用地总面积控制在 34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 114 平方米。
规划远期( 2030 年),全县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 63.2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 113 平方米;其中,城
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44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 110 平方米。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一、县域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1、土地利用规划
2030 年,县域建设用地面积 205.06 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 12.07% 。
2 、镇村体系结构
规划形成 城区“ ——中心镇 ——一般镇 —— 中心村(新型社区) ”四级镇村体系结构,其中:
一级城镇:城区,城镇人口规模为 40 万人;
二级城镇(中心镇) :3 个,花岗镇、桃花镇、紫蓬镇,城镇人口规模 2-6 万人;
三级城镇(一般镇) :4 个,官亭镇、三河镇、山南镇、丰乐镇,城镇人口规模为 0.5-3 万人;
四级:中心村(新型社区) ,集镇型中心村 22 个,村部型中心村 85 个。
3 、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 大城大乡、双轴五区“ ”总体布局结构。
“大城 ”即以肥西城区、桃花镇、紫蓬镇、花岗镇形成近主城连绵发展区,空间上以集聚为主,是合肥市主城的有机
组成部分; “大乡 ”即外围乡镇与山水田园共融共生,呈现乡域空间形态,是合肥市西南生态屏障。
“双轴五区 ”包括以下内容:
合安发展轴,该轴依托合安公路形成,是肥西县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一条城镇发展轴;合六发展轴,该轴依托合六
公路形成,带动官亭镇、高店乡,是合六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节点。
五区即近主城连绵发展区、西北部生态控制区、紫蓬山生态旅游片区、西南部生态控制区和巢湖西岸生态示范区。
二、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1、第一产业
科技服务 “三农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 ”两点、两岸、四线 高效农业产业集群,逐步巩固中部苗木第一大县和“
安徽养禽第一大县地位。
2 、第二产业
逐步打造出以桃花工业园为龙头、柏堰科技园和新港工业园为两翼、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拓展的县域工业平台,形成
汽车及零配件、家电及配套、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3 、第三产业
持续支持华南城,打造区域商贸物流聚集区;重点推进祥源花世界、三五中国摩智慧康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提升
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高端商务、健康服务和重点培育文化旅游等产业,综合提升肥西三产服务业区域影响力。
三、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公共教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基本医疗卫生设施、社会保障设施、公共安全设
施等六类。
将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分为城镇和农村两类标准。其中: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按照设施服务范围和规划服务人口规
模,可以划分为区(县)级、街道级和社区级三级。街道对应服务人口在 5 万~ 10 万人左右;社区对应服务人口在
1~1.5 万人左右。城区内镇乡参考街道级设施配置。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指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