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纺设资料备上纺制山羊绒跟棉混纺纱.docVIP

在棉纺设资料备上纺制山羊绒跟棉混纺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棉紡設備上紡製山羊絨與棉混紡紗 ﹣摘自中國「棉紡織技術」2003年7月﹣ 齊成勇 山東如意集團 司興華 山東梁山職工中專 山羊絨是珍貴的特種蛋白質纖維,其製品質地柔軟、滑爽、保暖豐滿,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是純山羊絨製品價格較高,制約了消費群體的範圍。棉纖維也具有優良的特性,而且價格低廉,廣泛應用於針織內衣。山羊絨與棉混紡內衣較純棉內衣明顯地改善了織物的風格特徵,提高了保暖性和舒適性,當前國際市場銷售形勢較好,為此,我公司進行了山羊絨與棉纖維混紡紗的工藝探討。 1. 可行性分析 山羊絨與棉纖維都比較細,棉纖維的細度約為13μm~15μm;山羊絨纖維的細度為13μm~17μm;在長度方面,棉纖維的平均長度在29mm~33mm之間(長絨棉),分梳山羊絨的平均長度在29mm~36mm之間。纖維的細度和長度是確定紡紗系統和選擇工藝參數的主要依據,從山羊絨纖維的長度和細度來看,都比較接近棉纖維,因此,利用棉紡設備紡山羊絨與棉混紡紗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山羊絨和棉纖維在性能上又存在差異(見表1),山羊絨纖維的強度小,在紡紗過程中靜電現象嚴重,山羊絨纖維彈性好,蓬鬆有卷曲,給利用棉紡設備紡山羊絨產品帶來一定的困難,而要採取相應的工藝技術措施。 表1 山羊絨與棉纖維性能比較 項 目 山 羊 絨 棉 纖 維 強度/cN.dtx-1 0.9~1.5 2.6~4.3 伸長率/% 34~40 3~7 公定回潮率/% 17 8 體積質量/g.cm-3 1.3 1.54 初始模量/cN.dtex-1 24.6 60~82 靜電現象 嚴重 不嚴重 外觀 有卷曲,蓬鬆 無卷曲,不蓬鬆 2 紡紗試驗 考慮到可紡性,兼顧經濟性,選擇青山羊絨,其長度在29mm~31mm 之間,約為三級絨長度。棉纖維長度在30mm~33mm之間。 根據純棉針織紗的紡紗經驗,結合山羊絨纖維的品質特性,進行工藝設計。山羊絨與棉纖的混紡比設計為50:50,紡紗號數為Ne50x2,粗紗撚係數為95細紗撚係數為320,總牽伸數34.11倍,後牽伸倍數為1.36倍,前區牽倍數為25.08倍,股線撚係數為640。 為了找出適合山羊絨與棉混紡紗的工藝線,我們進行了不同工藝路線的紡紗對比。 其中和毛油劑(CTA1880)的比例為3.0%FK-301A抗靜電劑為2%,硅膠為0.4%, 水紗10%。 在和毛時,首先將山羊絨撕鬆成小塊狀一屬,用多噴實噴霧器噴和毛油混和液,再鋪一噴一次和牛油混和液,重復進行直至完成。噴過和毛油混和液的山羊絨,人工撕鬆混和後包裝堆放16小時,使之充分滲透,再上清棉機或與棉混和。在大批量生產時,可採用和毛機和毛,其方法為山羊絨經和毛機和毛後,再用和毛機混打一遍然後堆放16小時與棉鋪層,經和毛機混打兩遍。 2.3 試紡中存在的問題 三種試紡方案在試紡過程中都不同程度暴露出一些問題。方案1(條混)清棉成卷過於蓬鬆,纏繞羅拉,拔棉卷杠困難,梳棉落毛及蓋板 花特別多,毛網發飄,條子鬆散,斷頭多。細紗工序斷頭也特別多,不能正常開車。山羊絨與棉混和均勻度差,粗紗可看出山羊絨成條狀。成紗強力低,約為70cN~90cN。方案2( 條混)清棉成卷拔棉卷杠困難,梳棉落毛及蓋板花較多,錫林纏繞現象嚴重,斷頭多。第一只毛卷上到梳棉機上發現生產狀態較差,後改為方案3(料混)進行紡紗試驗。方案3清棉成卷拔杠困難,梳棉錫林仍有纏繞現象,落毛,蓋板花減少,斷頭也有所減少。細紗斷頭比方案1明顯減少,但仍然較多,單紗強力仍偏低,約為110cN~130cN。 但從粗紗上看,山羊絨與棉纖維分布較均勻。 不同工藝路線的試紡表明採用料混比條混梳棉機生產狀況明顯好轉,落毛,蓋板花及斷頭均有所減少,細紗斷頭亦明顯減少。此外採用料混比條混山羊絨與棉纖維混和均勻。山羊絨不加和毛油劑靜電現象明顯。加和毛油劑後,消除了靜電現象,但梳棉機錫林有纏繞現象,初步分析是與和毛油劑用量不當有關。兩種工藝路線試紡狀況不理想, 但料混路線明顯好於條混路線,因此,選擇料混工藝路線進一步研究。 3 工藝改進 根據試紡暴露出的問題,相對於純棉紡紗採取了以下改進措施。(1)減少和毛油劑的用量。CTA1880和毛油減至1.2%,FK-301A抗靜電劑減至0.8%,硅膠減至0.2%,和毛方法不變。(2)清棉成卷處緊壓羅拉壓力加大,卷長減小,並在棉卷杠外套上與之相配套的鋼管。(3)梳棉降低刺輥,錫林,道夫速度至最低檔,減小錫林蓋板梳理線速比,增大蓋板與錫林隔距,並用一舊給棉板,將其給棉板鼻尖處加工成圓弧形採取以上措施的目的是減小纖維損傷。減小前上罩板與錫林之間的隔距,則纖維被前上罩板下壓,可減少蓋板花,調整除塵刀的角度,以減少落毛。(4)細紗工序前羅拉壓力增大,以提高牽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