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生物圈的形成 二、生命的特征 三、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生物圈的形成 四、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五、生命系统及其平衡 六、生物圈对其它圈层的作用 第五章 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一、生物圈的组成 1、生物分类的原则 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种:是指具有共同起源,相同特征的,并能相互交配繁衍后代的种群。 2、生物圈的组成 (1)原核生物界:没有细胞核生物,4千余种 (2)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生物,5万种以上 (3)真菌界:真核细胞生物,没有叶绿素,8万多种 (4)植物界:多细胞生物,有叶绿素,27万种以上 (5)动物界:多细胞生物,150万种以上 二、生命的特征 1、生命的定义 生命是指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 a、组成:碳、氢、氧和氮四种元素为主,以核酸和蛋白质的大分子为主体,构成细胞。 b、表现:能记载、传递信息,能自我更新和复制。 2、生命的本质 (1)、细胞 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元,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 细胞的作用:氨基酸、蛋白质合成的地方,储存信息的地方,发出指令的地方。 大小和数量:一般10-100微米,也有大的,如一粒鱼卵、一枚鸡蛋,新生婴儿有2万亿个细胞。 (2)、DNA与染色体 a、DNA的构成 ★DNA就是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是由脱氧核糖(S)、磷酸盐和碱基组成。 ★脱氧核糖和磷酸盐交替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 ★两条核苷酸链通过碱基配对连接形成双螺形结构的DNA分子。 ★碱基的配对原则是腺嘌令(A)与胸腺嘧啶(T),鸟嘌令(G)与胞核嘧啶(C),即AT、TA、GC、CG。 ★一条链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控制20种氨基酸的形成。 ★由于DNA链很长,能组成很多的密码子。因此,就有千奇百态的生物。 b、染色体 染色体是DNA是通过四级螺旋盘绕形成的桶状体结果。其结果是DNA的长度几乎被压缩了近万倍。 人的一个染色体中最多可拥有3亿对碱基,由它们构成的基因可达1万个。 (3)、遗传信息的传递 a、RNA RNA就是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它与DNA不同在于: 核糖 脱氧核糖 尿嘧啶 胸腺嘧啶 RNA DNA 单链 双链 b、RNA的类型及功能 mRNA:信使核糖核酸,从DNA复制遗传信息。 tRNA:转移核糖核酸,运输氨基酸。 rRNA:核糖体核糖核酸,蛋白质合成的地方。 c、遗传的转递过程 DNA基因 mRNA 蛋白质 转录 转译 三、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生物圈的形成 1、生命的起源 (1)有机物的形成 陨石中有有机物,著名的Miller实验 甲烷(CH4) 氨(NH3) 水(H2O) 氢气(H2) 氨基酸 (2)从非生命到生命 (3)生命产生的环境 a、水环境:水是生命产生的必要条件。如奥巴林提出的“ 原始汤”的生命起源。 b、避开强烈的紫外线:早期的地球,在大气和水面都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照射,水下深处可以避开紫外线。因此有人提出“ 海底热水口”生命起源。 c、能量和缺氧环境:海底热水喷口处是缺氧、温度高,有硫化物。阳光。 海底黑烟囱的发现及其意义 Broken Spur vent field (29oN, MAR). I.B. Butler , R.W. Nesbitt, 1999 ???????????????????????????????????????????????????????????????????? One ton black smoker and the team who swept it up from the Bismarck Sea 通道 通道 内壁 外壁 21°N,East Pacific Rise 350°的 热 液 硬石膏 Py-Sp-Po- Rona et al., 1993 A: py-cp烟囱的水平切面 TAG1986 Kremlin White smoker TAG1991 MIR Zone Central MIR Zone Side B:中央为cp+sp边的白烟囱水平切面 C:死亡烟囱顶部的纵切面,外壁为枝状构造的py+ma,中央为近块状-粗粒cp通道 D:遗留的py-ma烟囱壁 活动烟囱 ① ② (Bent Hill sulphide deposit, Goodfellow and Franklin, 1993) 多层淬火构造,每层由交错的板状雌黄铁矿和闪锌矿(先期为纤锌矿) (Escanaba Trough, Gorda Ridge, Zierenberg et a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