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資料來源:阿修羅爬蟲世界:多線南蜥
/reptile/modules/magazine/article.php?articleid=139學??? 名:Mabuya multifasciata
英??? 名:Common Sun Skink、Many Striped Skink
別??? 名:多紋南蜥、太陽石龍子
科??? 名:石龍子科(Scincidae)
分??? 佈: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省與海南省、新加坡、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甚至於澳洲。地理分布相當廣泛。本種在台灣於1992年才被發現,其後便不斷有其發現紀錄。
生態習性:本種屬日行性,卵胎生,每次產約5~7隻幼蜥,多棲息於200公尺左右的低海拔開闊地區,常見於灌叢、紅樹林、農地甚至居家周圍的花園中,不甚怕人,本種體格健壯,非常容易飼養也易於馴化,但雄性具有領域性,不適合多體飼養,幼體無此現象,但約一個半月後的個體便會有相殘的狀況發生,所以必須提供較多的餌料。本種較偏雜食性,飼料方面可提供蟋蟀、冷凍紅蟲、香蕉甚至貓罐頭都可以餵食,照單全收。不耐低溫,溫度平常不能低於攝氏15℃,夜間約保持在20
型態特徵:大型石龍子,吻肛長約10~12公分,尾部可達身體的1.5倍,約15~18公分,總體長可達35公分。身體粗壯,吻端鈍圓;鼻孔位於鼻鱗中央,鼻鱗單枚,上鼻鱗僅個別相切,後鼻鱗1枚。耳孔小且鼓膜深陷。身體、尾部及四肢背腹面每一鱗片均具3~5條縱棱,體環中段鱗30~32列,腹面鱗片平滑或僅喉部具微稜脊。體、尾及四肢與背面為橄欖棕色或棕色,間雜有黑色斑點斷續或綴連成行,體側顏色較深,從眼後至尾基部有一條淺灰色縱紋。繁殖期時,雄性體側會呈深紅色或橘紅色,腹面黃白色喉部橘黃色。
※備註:多線南蜥並非台灣原生種蜥蜴,歸化原因可能是跟著原木船到台灣南部,原本僅分布於高屏地區,目前則有北上分布的趨勢。台灣原生蜥蜴因氣候關係需要冬眠,然而多線南蜥則不需,而且加上雜食性,會獵食其他體型較小的蜥蜴,嚴重破壞目前原生蜥蜴的生存,是目前相當強勢的外來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