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设计 巴特 13301050238.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学实验实验设计: 实验思路 实验(1): 运用免疫细胞化学原理,将B基因表达产物B蛋白的特异性抗体B抗体作为一抗,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之后再用链霉亲和素等的抗生物素与二抗结合,最后通过显色反应或荧光来显示心肌细胞中的B蛋白,在光学显微镜或者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色变化,藉此对心肌细胞中B蛋白作定性、定量的检测。本实验中使用链霉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SABC技术)。 实验(2): 基本原理与实验(1)相同,都是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原理,都是将蛋白质含量变化转化为显色变化来进行判断,故而可以在同一组实验中得到验证。在实验(1)的基础上,可以再增加一组加A药的心肌细胞模型,原理如下:如果B蛋白参与了A药保护心肌细胞的过程,那么相对于没有加入A药的缺血损伤组,B蛋白的数量会发生相对变化,如果B蛋白的量没有发生这种相对变化,则B蛋白没有参与这个过程。实验中还要设置加A药的正常组,以防止A药可能导致的其他对于B蛋白的影响(刺激B蛋白分泌等)干扰实验并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 实验试剂和用品 仪器:移液枪及相应枪头、滴管、显微镜、湿盒 材料:培养的心肌细胞 试剂:甲醇、PBS、封闭液、一抗、二抗、SABC、DAb、0.3%H2O2-PBS、适宜的培养液、蒸馏水。 实验步骤 1,取部分培养的心肌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每组正常、缺血损伤、加A药缺血损伤、加A药正常各三孔,接种之后对所有损伤组进行缺血损伤处理,并在加药组加入A药物。 2,间隔合适的培养时间之后取之前培养的心肌细胞(之后的实验步骤对于每个孔都要相同)——吸弃培养液,PBS洗3次——甲醇固定5min——PBS洗3次(轻摇后吸弃,之后相同)——加入封闭液25μL,37℃,30-60min,吸去上清液——加一抗(B抗体)25μL,37℃,1-2h后置4℃冰箱过夜——PBS洗3次——加二抗25μL,37℃,1-2h——PBS洗3次——加0.3% H2O2-PBS(30-50μL),37℃,30min——PBS洗3次——加SABC工作液(即用型)25μL,37℃,30min——PBS洗3次——DAB显色:用三蒸水稀释DAB显色液(20倍),混匀后加至96孔板,每孔25μL,显微镜下控制,用蒸馏水终止反应——观察各组在镜下的显色结果。 可能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1,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B蛋白的显色,所以可以通过染色的深浅变化来判断B蛋白在各组细胞中的含量变化,如果缺血损伤组与正常组的染色程度相同,则证明B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心肌缺血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如果有变化则证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2,对比加A药缺血损伤组和缺血损伤组中染色的差异(通过加A药正常组来去除A药对于B基因表达产物B蛋白含量的影响),如果这两者之间染色是相同的,则证明B蛋白没有直接参与到A药的作用当中,如果两者的染色存在着差异,则证明B蛋白参与到了A药物治疗心肌缺血的过程当中。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