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9.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概述 9.2 方法时间衡量(MTM) 9.3 工作因素法(WF简易法) 9.4 模特排时法 9.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概述 9.1.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产生 9.1.2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特点 9.1.3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用途 9.1.4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分类及应用步骤 9.1.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产生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系统也称预定时间标准系统,简称P T S法,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它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对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的研究。最早应追溯到吉尔布雷斯夫妇,他们于1912年提出了动作经济原则,以后又提出了动素的划分(将人体动作分为17个基本动作要素),并利用电影机观测操作者的动作与所需时间。这些动素便成为后来发展预定动作时问标准中动作划分的基础。 9.1.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产生 1926年美国人西格(A.B.Segur)研究认为“不同的人做同一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值大体上相同”,并发表了《动作时间分析》一书,缩写为MTA,引起业界的关注 1934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奎克(J.H.Quick)等人在动作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工作因素体系(Work Factor System),简称WF。该方法将操作分解为移动、抓取、放下、定向、装配、使用、拆卸及精神作用等8种动作要素,并制定出8种动作要素的时间标准。 1948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梅纳德(H.B.Maynad)、斯坦门丁(G.J.S tegemerteh)和斯克互布(J.L.Schwab)公开了他们研制的方法时间衡量(Methods Time Measurement),简称MTM。该方法是把操作分解为:伸向、移动、抓取、定位、放下、拆卸、行走等动作要素,并且预先排成表,确定出完成每种动作要素所需要的时间。 9.1.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产生 1966年澳大利亚的哈依德博士(G.C.Heyde),在长期研究各种预定时间标准方法基础上,结合人因工程学方面的有关研究成果,创立了模特排时法(Modo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d Time Standard),简称MOD法,是一种省略了的,使动作和时间融为一体的,而精度又不低于传统的P T S技术的更为简单、易掌握的P T S技术。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多种预定时间标准法,其中最常使用的如上述所列,本章将简介MTM、WF简易法,重点介绍MOD法。 9.1.2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特点 (1)在确定标准时间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作业评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时间研究人员的主观影响,使确定的标准时间更为精确可靠。 (2)运用预定时间标准方法,需对操作过程(方法)进行详细记录,并得到各项基本动作时间值,从而对操作进行合理的改进。 (3) 可以不使用秒表,事先确定作业标准,在工作前就决定标准时间,并制定操作规程。 (4)由于作业方法变更而须修订作业的标准时间时,所依据的预定动作时间标准不变。 (5)PTS法是流水线平整的最佳方法。 9.1.3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用途 1.建立标准时间 (1)该法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制定作业的标准时间。 (2)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可作为秒表测时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准确性的验证工具。 (3)由于预定动作时间标准不受作业性质的影响(任何产品,任何作业),只要动作单元相同,时间值就相等。 2.为生产的事先评估提供了依据 (1)事先改进作业方法。 (2)为合理选用工具、夹具和设备提供评价依据。 (3)PTS法还可作为产品设计的辅助资料。 9.1.4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分类及应用步骤 1.方法分类 预定时间系统按应用范围可分为3类。通用型、功能型与专用型。通用型适用于一切手工作业场合,且在全世界通用;功能型只适用于一定专业活动范围,如办公室事务工作等;专用型是专为一个企业的具体部门开发的,一般无法在其它地方应用。 预定动作时间系统按动作要素划分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基本水平系统与较高水平系统。基本水平系统的要素只包括单一的动作,不能再进一步分解成更细的动作。将两个或多个基本水平的要素组合成多动作要素时,称为第二水平。两个或多个第二水平的要素组合,可得第三水平,依此类推。较高水平系统在组合过程中将单一因素较难以考虑的不定因素减少了,使用起来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44T 2719-2025《有限空间智慧安全管控技术规范》.pdf VIP
- 河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doc VIP
- 2024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点与背诵口诀.pdf VIP
-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典型案例.pdf VIP
- 12D101-5(替代94D101-5)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有答案).docx VIP
- 第六章管式反应器.ppt VIP
-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00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 VIP
- 学校升旗台工程方案范文(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