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第6章 反刍动物传染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版社 经管分社 动物传染病 第6章 反刍动物传染病 [本章导读] 主要阐述反刍动物的传染病,内容包括牛、羊传染病为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防制措施等。通过学习,要求深刻理解每种反刍兽疫病的发病过程、疫病诊断方法及防制措施,在此基础上,能够按照内容设计的步骤,有选择地建立自己学习反刍兽传染病的方法和控制其传播的措施。 * 6.1 气肿疽 气肿疽(Gangraenaemphysematosa,简称GE)又称黑腿病或鸣疽、气肿性炭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牛等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触之有捻发音,并常有跛行。本病遍布世界各地,我国也曾分布很广,现已基本控制。 * 6.1.1 病原气肿疽梭菌(Clostridium chauvoei),属于梭状芽孢杆菌属。为圆端杆菌,大小为0.5耀1.7μm ×1.6耀9.7μm,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在体内外均可形成中立或近端芽孢,呈纺锤状,专性厌氧,革兰氏染色阳性。在接种豚鼠腹腔渗出物中,单个存在或3耀5个菌体形成短链,这是与能形成长链的腐败梭菌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之一。 * 6.1.2 流行病学 在自然情况下,气肿疽主要侵害黄牛,而水牛、绵羊患病者少见,人对此病有抵抗力。本病常在地区的牛只6个月至3岁期间容易感染,但幼犊或更大年龄者也有发病的。肥壮牛似比瘦弱牛更易罹患。性别在易感性方面无差别。实验动物中以豚鼠最敏感,仓鼠也易感,小鼠和家兔也可感染发病。 * 6.1.3 发病机理病原体常以芽孢形态进入机体,在混有腐败物质的无氧肠腺中出芽繁殖,再通过淋巴及血液循环散播于肌肉及肝组织中潜伏,直待肌肉群受伤或其他原因而生长繁殖。 6.1.4 症状潜伏期3耀5d,人工感染4耀8h即有体温反应及明显局部炎性肿胀。黄牛发病多为急性经过,体温升高到41耀42℃ ,早期即出现跛行。相继出现本病特征性肿胀,即在多肌肉部位发生肿胀,初期热而痛,后来中央变冷、不痛。患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 * 6.1.5 病理变化 因本病而死的尸体,只表现轻微腐败变化,但因为皮下结缔组织气肿及瘤胃鼓胀而显著膨胀。又因肺脏在濒死期水肿的结果,鼻孔流出血样泡沫,肛门与阴道口也有血样液体流出。患部皮肤或正常或部分坏死。皮下组织呈红色或金黄色胶样浸润,有的部位杂有出血或小气泡。肿胀部的肌肉潮湿或特殊干燥,呈海绵状,有刺激性酪酸样气体,触之有捻发音,切面呈一致污棕色,或有灰红色、淡黄色和黑色条纹,肌纤维束为小气泡胀裂。 * 6.1.6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采取肿胀部位的肌肉、肝、脾及水肿液,做细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动物试验时可用厌气肉肝汤中生长的纯培养物肌肉接种豚鼠,豚鼠在6耀60h内死亡。 * 6.1.7 防制 1)预防 ①因该病主要由创伤传染,故必须注意创伤的消毒和治疗。 ②在常发的区域及其周围,每年春、秋两季必须用气肿疽疫苗进行预防。我国于1950年以后相继研制出几种气肿疽疫苗,效果良好。近年来又研制成功气肿疽、巴氏杆菌病二联疫苗,对两种病的免疫期各为1年。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 * ③污染的牧场及低湿地区,都不宜放牧羊只。采取土地耕种或植树造林等措施,可使气肿疽梭菌污染的草场变为无害。 ④病畜应立即隔离治疗,死畜严禁剥皮吃肉,应深埋或焚烧,以减少病原的散播。病畜圈栏、用具以及被污染的环境用3% 福尔马林或0.2% 升汞液消毒。粪便、污染的饲料和垫草等均应焚烧销毁。 * 2)治疗 ①在病的初期,皮下或静脉注射抗气肿疽血清,常常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病情严重,可隔8耀12h再注射一次。将抗生素与抗气肿疽血清同时应用,效果更好。 ②局部治疗,可用加有80万 耀100万 IU 青霉素的0.25% 耀0.5% 普鲁卡因溶液10耀20mL于肿胀部周围分点注射。皮下或肌肉分点注射1% 耀2% 高锰酸钾溶液或0.1% 甲醛溶液。严禁切开或划破肿胀处。 ③中药治疗,天冬12g、马鞭草15g、薄荷12g、连翘18g、车前草18g、黄柏18g,共研磨,用冷开水调灌。 ④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对症治疗。 * 6.2 副结核病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也叫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兽的一种慢性消化道传染病。它的显著特征是顽固性腹泻和逐渐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襞。本病分布广泛,一般养牛地区都可能存在。 * 6.2.1 病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