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第7章 马的传染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版社 经管分社 动物传染病 第7章 马的传染病 [本章导读] 在学习人畜共患病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对马属动物危害较严重的传染病,并熟记它们的临床特征、诊断技术和防制方法;同时还要了解它们的发病规律、流行特点以及国外发生的马属动物重要传染病的分布新动向和先进的诊断技术。 * 7.1 鼻 疽 鼻疽(Malleus,Glanders)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马、驴、骡多发的一种传染病。通常在马多为慢性经过,驴、骡常呈急性。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在鼻腔、肺脏、皮肤、淋巴结或其他实质性脏器中形成特异性鼻疽结节、溃疡和瘢痕。猫科动物和其他肉食动物和人也可感染。 * 7.1.1 病原 鼻疽杆菌(Pseudomonasmallei)是中等大小杆菌,无芽孢、荚膜和鞭毛。菌体着色不均,呈颗粒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幼龄培养菌短小整齐,老龄培养菌呈显著的多形性。需氧菌,在甘油琼脂上培养24h出现灰白色的小菌落,培养48h后形成黄灰色表面光滑、湿润黏性呈圆形隆起的菌落或黄褐色菌苔。在甘油肉中培养呈均匀混浊,管底有白色黏稠的沉淀物,培养时间长可形成菌环或菌膜。在马铃薯培养基上生长最佳,培养2耀3d后形成棕黄色黏稠透明、湿润发亮的菌苔,类似蜂蜜色。 * 7.1.2 流行病学 病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特别是开放性及活动性病马、驴、骡危害性更大。慢性鼻疽病畜能长期带菌和周期性排菌,成为马属动物群中最危险的隐患。鼻疽结节和溃疡中的大量鼻疽杆菌,通过病畜的鼻、肺、支气管和皮肤溃疡的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用具、饲槽、水槽、厩舍和运动场等。健马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伤口和黏膜而被感染。此外,个别可经胎盘或交配感染。病畜和健畜同槽饲喂,一个桶饮水或相互啃咬可造成直接接触感染。 * 7.1.3 症状 本病潜伏期自然感染约4周到数周,人工感染2耀4d。根据病程的快慢和病状轻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鼻疽。这3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1)急性型鼻疽 病马感染初期,体温39耀40℃ ,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逐渐消瘦,易疲劳,可视黏膜潮红间有黄染,心跳和呼吸加快。颌下淋巴结肿大,有痛感。四肢、胸腹、阴囊出现水肿,有的病马并发睾丸炎、肺支气管炎和胸膜肺炎等症状。采血检查,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沉加快。急性型鼻疽主要表现为鼻腔鼻疽、肺鼻疽和皮肤鼻疽3种类型。 * (1)鼻腔鼻疽(吊鼻) 一般由肺部病变转移而来。病初鼻腔黏膜潮红肿胀,一侧或两侧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随着病情发展转变为黏液性或脓性甚至血脓性鼻液,同时鼻腔黏膜有米粒大小结节,突出于黏膜面,呈黄色,周围出现红晕,随后结节坏死、崩解,形成溃疡。多数溃疡互相融合使溃疡面扩大、加深,引起鼻中隔和鼻甲骨壁黏膜坏死脱落,甚至使鼻中隔穿孔。 * (2)肺鼻疽 主要症状是肺脏发炎较严重,病畜出现干咳,严重时咳出带血黏液或突然发生鼻血。呼吸次数加快,听诊肺部有干性或湿性啰音。 (3)皮肤鼻疽(鼠疮) 通常由急性鼻疽转化而来,其临床症状和病变主要发生于四肢、胸侧及腹下,尤以后肢为多见。患部发生炎性肿胀和大小不一的结节,继而发生破溃,并形成边缘不整的溃疡,如火山口状。溃疡和结节附近淋巴管肿大,硬固,粗如绳索状,沿着绳索状肿形成结节,称为串珠状肿。发生于后肢的皮肤鼻疽,常因病灶扩大蔓延,皮肤增厚,皮下组织增生,淋巴管肿胀,使后肢变粗,类似象皮腿,病马运动出现障碍、跛行。 * 2)慢性型鼻疽是最常见的一型。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不明显。有些由急性转化而来,但也有病马一开始就取慢性经过。 3)隐性型鼻疽临床上见不到任何症状。 7.1.4 病理变化 本病特征病变多见于肺脏,肺脏中的结节多少不定,新的结节有小米粒大至豌豆大,突出于肺脏表面,也有的散在于肺深部组织内,半透明,浅灰白色,周围有红色充血带。陈旧的结节周围形成包膜,结节中心出现干酪样坏死或钙化。严重的呈鼻疽性肺炎,出现小叶性肺炎灶,病灶呈暗红色肝变,边缘为炎性带所包围。如果病灶有化脓菌侵入,则可形成肺脓肿或肺空洞。此外,在鼻腔、喉头、气管、肝、下颌、肺门淋巴结等也有鼻疽结节病灶。 * 7.1.5 诊断 根据急性型鼻疽的典型症状、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但临床上对慢性和隐性型的病马做出确诊时,必须进行血清学试验和变态反应及细菌学检查等。 1)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检查有鼻疽菌素点眼法、眼脸皮内注射法、颈侧皮内注射法及皮下热反应法。临床上常用的是鼻疽菌素点眼试验。其方法是:早上健康马在眼一侧结膜囊内滴入鼻疽菌素3耀4滴,经3,6,9h各检查一次,阳性者出现眼结膜炎,眼睑肿胀,有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