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诗集:指尖上的诗
蔡赞生 著
作者简介:
蔡赞生,出生于1976年,广东陆丰人,中文本科毕业,高中语文教师,汕尾市诗歌学会副会长。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先后在《诗潮》《青春诗歌》《源流》《南方》《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工报》《年轻人》《长江诗歌》《青年诗报》《信息时报》《汕尾日报》《惠州日报》《星河》《中西诗歌》《新大陆》《精彩》《香港汕尾诗词》《天马诗刊》《伶仃洋》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通讯等近千篇(首),2007年出版诗集《一生的神》,2015年出版诗集《指尖上的诗》。
序
好的诗有一种深入灵魂的根
——序蔡赞生诗集《指尖上的诗》
杨碧绿
现代新诗已向多元、自由发展,呈现出宏阔的诗歌气象,传统诗歌已被打破。海陆丰涌现出一大批诗坛才俊,赞生便是其中佼佼者。赞生是一位固守传统,又是现代意识极强的诗人,他的诗歌,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深入灵魂而又有根的写作,他把根深扎在海陆丰这块肥沃的乡土上,繁茂出七色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赞生写诗较早,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一生的神》。他的诗如他这个人,明朗而又灵动,收放自如,粗犷时如大海边历经波涛汹涌的岩石,细腻时又如大海边缓缓起伏的细浪。他重视诗意的力度,诗风开阔,意象富有质感。例在《桃花簌簌》:烟水兀自癯瘦\谁的身影\终究跃于扇面\羞杀千古\须眉\秦淮之畔\承载过千军万马\却拒绝承载\一面薄薄的\绢扇。
生活本身是芜杂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熟视无睹普通的人、事、物中散发出我们意想不到的精神皈依和价值取向,例如《街边的烤红薯》《守夜的老人》《修鞋工》《草垛边上的诗》《粗桶》……赞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诗意,善于捕捉和再现一瞬间的印象,善于从瞬间捕捉永恒,借以表现自己对事物观察和体悟,从而对现实生活予以某种揭示,例在《又见炊烟》:夜是一个优美的伤口\炊烟升起想念的一缕\晨风呼呼吹过山巅\伸出手去\掐住颤抖的一朵\我听到了那暗下去的心情我赞美过它们\我目睹过它们一一进入我的语言。
好诗是有根的,诗歌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更不是人人都能抒写的。诗歌是从心灵深处奔涌出来的吟唱和意境,你无法将那鲜活四溢的色彩隐匿。读赞生的诗,我始终深切地感受到他的诗歌情结中向往和追寻的,是对故乡的牵挂和眷恋,他灵魂流淌的情愫,是对这一片养育他的土地的一切事物的感恩和赞美。例在《七孔洞箫》:夜晚的戏文让乡村显得\格外厚重\在生命呈现苍凉和荒芜之前\谁又能够\洞悉竹箫的孤独。
一个热爱故乡的人,一个钟情于诗歌和心中怀揣着乡愁的人,何愁写不出震撼心灵的的诗歌。诗歌的灵感一旦找到适合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就会迅速滋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赞生的诗中,对故乡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的描述,记录了他心灵和生活的点滴感受。显然,他对故乡这一片热土的热爱和怀念,构成了他诗集中最令人为之心动的内容。例在《过冬》:镰刀回不到农耕\我也不能\无数颗种子的梦\无数把等待收割的刀\活在命运的对门。
赞生的诗,都是来自生活的,质朴、厚重但不古板,散发着纯净的馨香。他写乡村、写城市、写童年、写风景……写重压之下的生活状态,例在《燃烧的梗》:一把稻梗的火\呛出我的两行浊泪\一扁担上\坐满谷粒\一镰刀上\弥望年轮\灰町边上枯萎的白花\爬上了家的烟囱。
这些,都有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萦绕在他的字里行间,那就是灵魂喷涌的自由和诗歌的干净。
赞生在现实的碎片中透析人生的磨难与洒脱,在视觉空间的尽头,他把个体生命的全部意义提升到一种全新的诗美境界,而让诗歌坚守我们心灵的安宁和纯净。例在《细数一路的痕》:春天多么晃眼\我们收拾一路上数十年的风\还有填满双脚的零散的诗句。诗是诗人生命中最为纯粹的心灵活动,诗人们的心深怀着对生活的慈悲和温暖,就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赞生的诗,在叙事与抒情之间,如行云流水,语言鲜活,意境鲜明,跃然纸上。赞生对乡土抒写,并不只局限于写乡村和田园,土地和亲人,还包括对山川风物的描画,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回望,表现出一种历史文化的深厚和灵魂的高度。他在诗歌中所呈现出来的乡土守望和精神皈依就是一种深入灵魂的根。希望赞生在今后的诗歌经营上有新的突破和收获。
是为序。
2014-12-30
目录
序………………………………………………………………
第一辑 又见炊烟
街边的烤红薯…………………………………………………………
如斯旧屋…………………………………………………………
底片…………………………………………………………
水边的芦苇…………………………………………………………
纷飞的芦花………………………………………………
又见炊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真题 .pdf VIP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GB∕T 39758-2021 无障碍设计 盲文在标志、设备和器具上的应用.pdf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法哲学原理第二讲导论-公开课件.ppt VIP
- 法哲学原理课件.pptx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VIP
- 广告语言的语用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