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考问题: 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宋明理学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 残忍的童年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四、理学的评价 地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明中期以后心学得以广泛传播 ①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片面强调理、义,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与(社会进步)人本精神背道而驰 2.积极: ①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因循守旧的观念 ④重义轻利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②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束缚思想,封闭愚昧,崇尚空谈,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不利自然科学发展 1.消极: ②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创新; 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1)重视主观意志力量,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催人奋进。 (3)具有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4)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5)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2)强调道德修行,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强化中华民族重气节和德行、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 1179年,朱熹为知南康军等事,曾在此主持教务和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书院于是声名大振。以后,陆象山、王阳明等人都曾在此讲学。成为理学传播中心。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山谷中,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此处原为唐朝人李渤、李涉兄弟的隐居处,李渤曾养一白鹿自随,人称白鹿先生。以后李渤为江州刺史,在隐居旧址创建台榭,号为白鹿洞。至南唐时这里建为“庐山国学”,北宋初扩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 “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器物)。”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朱熹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 --朱熹 宇宙万物都由“理”(“天理)和“气”两方面构成。 “理”是事物的本原,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决定事物的具体形状。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 但从本原上说,先有理而后有气(器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性无不善 ▲情当从善 ▲心性论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⑴天理(性)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最高境界 ⑵人性与天理一致,即性本善 ⑶人性(善)被后天欲望(心)蒙蔽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基于压力监测的输液港自动封堵装置.pdf VIP
- 菠菜种植课件PPT.pptx VIP
- 紫色复古风《莴苣姑娘》童话故事PPT模板.pptx VIP
- 盐雾试验报告-.docx VIP
- [青海]水电站厂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doc VIP
-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施方案.pptx VIP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45张PPT)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内嵌视频+音频).pptx VIP
- 时间序列分析—基于Python王燕习题答案.pdf VIP
- 百度AI营销认证初级考试理论知识题库(628题).docx
- 2025年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题库(294道)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