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字号的文化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姓氏名字号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古代的姓和氏 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左传.隐公八年》有一段话,清楚地揭示了姓和氏的关系。“无骇卒。羽义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天子立有德的人为诸侯,依照他的出生而赐姓,分封土地而又赐给氏。诸侯以字作为谥号,他的后人就以为族号。做某官而有功,他的后人就以官名为族号。也有以封邑为族号的。)这里所说的族,是后起的族号,指的是氏。可见姓是比较固定的,而氏则随情况不同而不断变化。 一、古代的姓 姓起源于何时?从许多古姓如姜、姬、嬴、姒等都有女字偏旁来看,大约在母第系社会就有了姓的分别了。为什么要有姓的区别呢?班固在《白虎通义》中作了一个回答:“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纪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皆为重人伦也。”这段话可归结为三点: 1、姓是“纪世别类”的,也就说,早期的姓,不是个人或个别家族的族号,而是整个氏族或部落的称号。在我国远古社会,原本存在许多不同的部落或氏族,这些氏族都有不同的姓。如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少白 是嬴姓,太白 是凤姓。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根据《春秋》考得见于春秋时代的二十二个姓:妫、姒、子、姬、凤、嬴、己,任、女 、祁、 、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女 、允。这也就是远古二十二个氏族延续到春秋时期的后代。例如: 姬姓,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鲁、晋、郑、卫、虞、燕、虢、吴随、等,据传是从黄帝时延续下来的。 姜姓,齐、申、吕、许等异姓封国,据传是从炎帝时延续下来。 妫姓,陈国,据传是从虞舜时延续下来。 姒姓,越国,据传是夏人的后裔。 嬴姓,秦、徐等国。 子姓,宋国,是商代的后裔。 姓,楚国。 2、姓有“别婚姻”的作用。在氏族社会中,同姓不婚,实质上就是同一氏族内部的人不得通婚。古人也早已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他们已经知道,近亲血缘婚姻对后代遗传不利,因此,同姓不婚的规定一直为我国历代所遵守。我们今天同姓可以结婚,是因为现在的姓与远古时代的姓已大不一样了。现在的同姓人,有的存在血缘关系,有的虽有血缘关系,但已非常遥远,有的根本就不存在血缘关系了,而血缘关系很近的男女,现在法律上也是禁止通婚的。 3、姓有“崇恩爱”的作用。这里不单指人伦关系,亲疏厚薄问题,更重要的是牵涉到政治权利,物质利益的问题。在氏族社会中,同氏族的成员平等地享有氏族内部的各种权利;在阶级社会中,贵族有姓,平民无姓,因此,姓也成了区分阶级地位的一个标志。 上古姓是如何产生的,现在已不能详考了,只剩下一些零碎的历史传说,据《国语.晋语记载,黄帝凭姬水而生长,故姓姬;炎帝凭姜水而生长,故姓姜。夏的始祖禹,是由于他的母亲吃了薏苡仁而怀孕所生,所以姓苡(姒)氏;商的始祖契是由于他的母亲吃了燕子(卵)而怀孕所生,所以姓子氏。 二、古代的氏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同姓的氏族又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又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这标志,这就是氏。例: 子姓,商代祖先的姓,其后分为华氏、向氏、乐氏。 姬姓,周代祖先的姓,其后分为孟氏、季氏、孙氏、游氏。 姜姓,齐国祖先的姓,其后分为申氏、吕氏、纪氏、崔氏、马氏。 《左传隐公八年》孔颖达疏:“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立氏。”顾炎武说:“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例:春秋楚国的伍子胥,本以伍为氏,他在吴国被杀后,其儿子逃到齐国避难,改称王孙氏;陈完,本以陈为氏,由于陈国内乱,他出奔到齐国,改为田氏。 以上情况说明,姓是不能改变的,虽这不是有史可查的,但一定是经过了千百年没有变化,这是可以肯定的。而氏是可以自立的。自立的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为: 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郑捷(郑文公,姬姓)齐 (齐灵公,姜姓) 以所居的地名为氏,西门豹 百里奚 以官名为氏,卜偃 史墨 司马牛 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孔丘(宋国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 古代,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姓是用来“别婚姻”的,氏是用来“明贵贱”的,二者的作用不同。上古同姓不婚,对贵族妇女来说,姓就显得更重要。 其一,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孟姜 伯姬 仲子 其二,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