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学习要求:;第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论;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凸显了蒙养院应实施做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活动均应该围绕学前儿童爱众乐群、涵养德性的宗旨进行。足以看出章程中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视程度。
五四时期,陈鹤琴、张宗麟开创了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道路,并开始创建我国学期儿童社会教育。陈鹤琴的五指课程。把做人作为三大纲领之一。
张宗麟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一书,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书。
;第二阶段: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1年,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教育部制订并发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是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第三阶段的主要标志。纲要对幼儿园课程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它把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其中的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方法、途径等进一步具体化,使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力明确的原则和方向。;
;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
;;
;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2、表面性和局部性
请同学们思考,根据幼儿自我评价表面性与
局部性的特点教师应该如何评价本班幼儿?
3、情绪性
;(三)自我控制
幼儿自我控制水平低,需要成人语言调节
雯雯走进班级就迫不及待地搬起小椅子走到娃娃家门口,看来她想玩娃娃家。她刚想走进时,娃娃家的“妈妈”就对她说:“我们家有妈妈有姐姐了,你不能进来了。” 雯雯听到了在门口呆了一会儿,接着她搬着小椅子向串珠的区域走去,一边走一边回头。不过很快她就投入到新游戏中,她挑了一根绳子拿在手里,接着拿起一颗珠子开始穿了起来。她拿一颗穿一颗,只选用了红、绿这两种颜色,并且是相互间隔的。串好后,她就;走到我身边,礼貌地说:“老师你帮我打个
结。” 当我把项链挂在她脖子上的时候表扬
她:“你的项链真漂亮,颜色宝宝排队都很
听话的呢!”她听到了就高兴地说:“那我再
穿一个项链给娃娃家好吗?”我欣然同意她
的做法。
;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特点
(1)3岁左右,幼儿能在没有外界控制的环
境中短时间那服从成人的要求;
(2)在四岁以后,幼儿能在成人提出要求时,
尝试用语言调整自己的行为,当成人不断提
醒自我控制时间延长;
(3)到五六岁时,许多幼儿会有意识控制
自己行为。
;二、情绪情感
1、定义
情绪情感是因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
生的主观反映。
2、情绪分类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3、幼儿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发展主要表现:
(1)逐渐了别人直接的外在情绪
(2)情绪情感的社会成分不断增多
(3)逐渐能够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道德;; ;第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气质的类型及表现;以上图片中人物表现,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胆汁质(暴躁型);☆补短;☆补短(续);交往技巧;多血质:外向,热情、活泼好动,敏感,反应快,善于交往,兴趣变化快,发言积极。
如、猪八戒 王熙凤 贾宝玉
;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稳重型);补短;补短(续);抑郁质:内向,敏感,细腻,幻想、胆小、孤僻,迟缓。
;抑郁质(忧郁型);补短;交往技巧;幼儿有哪几种神经类型?;为什么要研究幼儿气质?;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二)气质与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相互关系;;;;;;二、自我意识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二节 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二、家庭生活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三、家庭关系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四、家庭教养观念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三节 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 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与教育;第一章 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与教育;第一章 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与教育;;;;;自我意识发展的意义:
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成熟
;婴儿自我意识的发生;;有关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实验研究
——“点红实验”
结果:15个月大的幼儿开始能够擦去自己鼻子上的红点,这标志着儿童客体的自我产生。;1.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以儿童动作的发展为前提的;
如果婴儿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发展了。
例如,知道自己推皮球,皮球就滚开了。
;2.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老师说我是好孩子;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二)自我体验的发展;;;(三)自我控制的发展;第一章 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与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