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黔东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及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1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受人们喜爱的彩色纸 7、黄平泥哨制作技术 黄平泥哨是黄平县旧州古镇苗族老艺人吴国清始创于20世纪20年代的工艺品,成形于30年代。 泥哨用白泥加工捏制而成。其做法讲究,将挖来的白泥拣选纯净,用木棒捶后,不规则用手揉、摔、搓,使其细腻均匀,用特制的泥弓刀切开,泥不粘手、无蜂窝眼,即成为熟泥,便可做泥哨。 捏泥哨,靠的是一双灵巧的手,尤其是大拇指和食指,一坨白泥放在艺人的手里,不到半分钟,一个有嘴有眼,有神有态的可爱小动物便捏出来,再在其尾部下端捅上一个砍孔和一个回气孔,便能吹出清脆的哨音。 然后在其外全抹点清油,使其表面光洁,印上装饰花纹,放在阴凉处。晾干后,用米糠或锯木面烘烧一昼夜,使其变硬显黑色为止。然后取出作色,抹一层蛋清或上清漆,即成为一件完美的泥哨。 黄平泥哨种类多,取材 广,尤以虫、鸟、兽著名。艺人们根据其不同特征,加以适当的夸张,惟妙惟肖。最具特色的有十二生肖泥哨,被艺人们塑造得多姿多态。 在色调上,黄平泥哨注重墨色衬底,配以黄、红、蓝、紫、白、绿等。不同色彩表示各种不同的含义,黄色表示五谷丰登,红色表示华丽,蓝色表示风调雨顺,绿色表示禾苗庄稼旺盛,紫色表示苗家生活富裕。 黄平泥哨来自民间,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哨制作之工序—捏泥 正在晾干的半成品 印上装饰花纹 留回气孔 彩绘 8、苗族芦笙制作技术 黔东南苗族芦笙制作工艺保存了中国远古即有的传统簧管乐器制作技术,并在其基础上发展成具有鲜明乡土性和系列化的类型体制。 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是芦笙的重要产地。芦笙制作尤以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最为著名。 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各有区别,形体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芦笙,首先要求工匠有长期的制作经验。 苗族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笙斗又称气箱,多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制作,以杉木最佳,纹理顺直、质地松软、少疤节,外观呈纺槌形,长46厘米~56厘米,细端再接一根长15厘米左右、外径1.8厘米左右的竹管为吹口。制作时,将整块毛坯料从中破为两半,分别挖掏出内膛,待装入笙管后再用胶粘合,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而成。笙斗呈淡黄色,外部涂饰桐油,木纹清晰,外表美观,故有“金芦笙”誉称。在笙斗中,呈75°~90角°纵向插入两排笙管,多为六管,也有四管或八管者。每管入斗处装有一个呈长方形、梯形、菱形或三角形的铜制簧片,每管近斗处开有一个圆形按音孔,笙管上端管口通透,下端管口堵塞不通。簧片也可用黄铜制作,但不及响铜制的发音脆亮。共鸣管是套在笙管上端的一截竹管,可使音量明显增大,多使用毛竹制作,管长分别为60厘米、30厘米、15厘米 。 制作芦笙的工匠师 9、木雕技艺 黔东南境内的木雕窗花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州内的古城、亭台楼阁,村民的居所里随处可见。窗花形态丰富多样,图案千姿百态、形象生动。风格上各民族各地区略有不同,但做工大都十分精细。 思州石砚 因岑巩县古名思州得名。思州石砚色黑如墨,坚润如玉,哈气即潮,名家赞其“水石殊质、浑金璞玉、云滋露液、惜墨惜笔”。雕刻精工细致,多以浮雕为主,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整、和谐、统一。无论是龙凤鱼麒,飞禽走兽,花草树木,还是人物山水,日月星辰,都栩栩如生。 三、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 1.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产品及其手工技术走向消亡。 2.精神文化面临危机 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濒临消亡 少数民族歌舞等难以传承,民族歌舞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3.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引起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一、从培育理念上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1、培育文化平等理念。 2、培育文化自觉理念。 3、培育文化生境理念。 二、从规划制定上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1、制定总体保护规划。 2、制定单项保护规划。 3、制定村寨保护规划。 (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蜡染做的百鸟衣 蜡染成品 蜡染成品 4、银 饰 黔东南的各少数民族,如苗、侗、水、瑶等都有以银为饰的习俗,程度上有不同,以苗族为最。作为服饰的组成部分,银饰是富有和美好的象征,在节日和大喜的日子里,少数民族妇女们穿上盛装,配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