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高三参赛).doc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高三参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高三参赛)   编号: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方法。 2、掌握文言句式变化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句式变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全面梳理活用和句式的相关知识,并针对这两点做好相关的文言文翻译。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条理清楚地梳理知识的学习习惯和踏实严谨的学习作风。 ? 课前准备案 一、知识梳理 词类活用的分类 1、名词:?(1) (2) (3) (4) 2、动词:?(1) (2) (3) 3、形容词:(1) (2) (3) (4) 4、数词:?(1) (2) (3) 特殊句式的分类 5、倒装句:(1) (2) (3) (4) 6、非倒装句:(1) (2) (3) 二、规律辨析 请依照所给例句中活用和句式的特点,从必修教材或《史记》中再找一个典型例句,翻译该知识点,并辨清其在语法形式上的规律。 第一部分——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例句(1)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规律1: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齐桓晋文之事》) (2) 规律2: (1)生生所资。(第一个“生”,维持。《归去来兮辞》) (2) 规律3: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齐桓晋文之事》) (2) 规律4: (1)扣弦而歌之。(歌:唱歌。《赤壁赋》) (2) 规律5: 2、例句(1)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2) 规律:? 3、例句(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使……称王。王我:让我做王。《齐桓》) (2) 规律:? 4、例句(1)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师之:把他当做老师。《师说》) (2) 规律:? (二)动词的活用 1、例句(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均为名词。《阿房宫赋》) (2) 规律一: 2、例句(1)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活之:救了他。《鸿门宴》) (2) 规律二: 3、例句(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哀:为……悲哀。哀之:为他们悲哀。《阿房宫赋》) (2) 规律三: (三)形容词的活用 1、例句(1)小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师说》) (2) 规律一: 2、例句(1)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鸿门宴》) (2) 规律二: 3、例句(1)眄庭柯以怡颜。(怡:使……高兴。怡颜,非常愉快。《归去来兮辞》) (2) 规律三: 4、例句(1)单于壮其节。(壮:以……为壮。壮其节:赞赏他的气节。《苏武传》) (2) 规律四: (四)数词的活用 1、例句(1)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阿房宫赋》) (2) 规律一: 2、例句(1)用心一也。(一:专一。《劝学》) (2) 规律二: 第二部分——句式 (一)倒装句 1、例句(1)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把别人的困难当急事的精神在哪里呢。《信陵君》) (2) 规律: 2、例句(1)句读之不知。(句读之不知:不通晓句读。《师说》) (2) (1)何以知之?(何以:以何,凭什么,怎么。《廉颇蔺相如列传》) (2) (1)举贤以自佐。(自佐:辅佐自己。《屈原列传》) (2) 形式总结: 3、例句(1)蚓无爪牙之利。(爪牙之利: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 (2) 常用的标志词: 4、例句(1)取之于蓝。(取之于蓝:从靛蓝中取得。《劝学》) (2) 常用的介词: 规律辨析: (二)非倒装句 1、例句(1)刘备天下枭雄。(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豪杰 。《鸿门宴 》) (2) 常见的标志词: 2、例句(1)守义不辱。(不辱:不被侮辱。《赤壁之战》) (2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