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分论-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海水入侵.ppt

环境地质学分论-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海水入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海水入侵过程——海(咸)水楔形体不断扩大,即楔形体移动的动力学过程 由多个时间段分析海水与陆地地下水分界面的位置和形态变化过程,分析是否处于正常涨落。 咸淡水分界面的理论解 第四节 海水入侵的形成机制 陆地表面 潜水面 陆地淡水 咸淡水分界 隔水底板 淡水海下出口 海平面 海水楔 一、稳定分界面的静力平衡模式 二、稳定分界面的动水压力平衡模式 * 第四节 海水入侵的形成机制 一、稳定分界面的静力平衡模式 吉本(Badon Ghyben)和赫尔兹伯格(A. Herzberg)提出, 假设条件:海水和陆地地下水均不流动,地下水与海水各点的压强按静水压强分布,分界面固定。 潜水面 隔水底板 陆地表面 陆地淡水 咸淡水分界 淡水海下出口 海平面 海水楔 hf hs hs A * 两个重要的认识: 1、陆地地下水面的高度与分界面在海平面下所处的深度呈线性定量关系, 例如在地下水潜水面高程为1m时,由上式可知,对应的分界面深度约在海拔以下40m处。换句话说,陆地地下水水位越高,分界面埋藏深度越大,越接近海岸线,分界面埋深越浅。 * 2、 表示分界面在水平方向的梯度; 表示潜水面在水平方向的梯度;右端的负号表示两者水头下降的方向是相反的(下图)。由上式可以看出,从AC断面到BD断面,潜水面的梯度变化要小于分界面,分界面的梯度为潜水面的40倍,因此,分界面在向内陆延伸时,往往具有快速收敛的特点,能够在离海岸线不远的地方,与含水层的隔水底板相交。 潜水面和分界面的水力梯度示意图 * 第四节 海水入侵的形成机制 二、实际工作中咸淡水分界面的判别 咸淡水分界面是一个溶质浓度介于海水浓度与陆地地下水浓度之间的过渡带,成为咸淡水混合带。 溶质浓度达到某一规定值的部位视为海水入侵的标志,该浓度值的等值线作为咸淡水分界面。 Cl-:《城市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250mg/L 总盐度:1500~2000ppm 电导率与总盐度关系: 溴钠比和咸化系数(辅助指标) * 在充分搜集和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地质背景调查和遥感解译为主体,结合应用相关的勘探、测试手段及GPS、GIS等新技术,进行必要的实测和监测。 地质背景调查 区域地貌形态、岩性结构、海岸性质及变迁历史。咸、淡水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地下淡水体与海水(咸水)体的接触关系、地表水、地下水与海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补排关系和海水入侵通道、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海水入侵的调查评价 第五节 海水入侵的调查评价 * 遥感解译 海水与淡水水域,分析海水入侵地下淡水的分布范围。 水文物探 查明海水入侵范围,咸水、淡水分界面。 电测深法、电剖面法、自然电场法、激发极化法、瞬变电磁法、井中CT。 地下水监测网 监测地下水水位、水质动态及地面水体的水位变化,分析咸淡水入侵程度或确定淡水的临界开采量。 第五节 海水入侵的调查评价 * 综合分析研究 根据地质背景调查、遥感解译、地下水监测、水文物探资料,综合分析造成海水入侵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查明海水入侵途径,根据水化学分析、物探成果,进行海水入侵程度分区,分析海水入侵发展趋势。 海水入侵化学指标与入侵程度等级划分 第五节 海水入侵的调查评价 * 实例介绍 莱州湾南岸(据徐建国,2004) * 海水入侵的防治 第六节 海水入侵的防治 海水入侵的发生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海平面上升或陆地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和陆地淡水间动水压力平衡; ②存在联系海水与地下淡水的“地下通道”。 * 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下,人类对海平面的升降运动仍难以操控,只能通过调整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结构使海水和陆地地下水间达到压力平衡,即通过改变地下水的源、汇条件,使渗流场形态发生改变,从而防止海水入侵,甚至使入侵的咸水退回海洋。由于这类方法改变的是地下水渗流场结构,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地下水系统软结构的调整 地下水系统软结构的调整 * 限制淡水开采量(削弱人工汇的强度) 地下水位抬升防治海水入侵的示意图 * 进行人工回灌,提升陆地淡水水位(建立人工源) 人工回灌防治海水入侵的示意图 * 设置抽水槽,抽出咸水(重建咸淡水的区域汇) 抽水槽防治海水入侵示意图 * 地下水系统硬结构的调整 将采用工程措施切断海水和地下水通道的方法称为地下水系统硬结构的调整。 * 隔水槽,阻断咸水的入侵途径 隔水墙防治海水入侵示意图 * 地下水库防治海水入侵示意图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