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 -极致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抓意象 (明)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 弄清了景和情,也就大致把握了诗歌的主题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美人 神女 灵修 杜鹃 磁针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白雪 玉壶 冰心 离别、游子 凄凉悲愁 高洁隐逸 国君 坚贞 思乡 音信、书信 高洁 (宋诗)送 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子规”(杜鹃)在古诗中一般通常作为怎样的意象?这首诗中“子规”的形象与通常的有什么不同? “子规”在古诗中通常是孤寂、哀愁的意象,而在本诗中却是对一个美好事物执著不懈的追求的形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 背诵下列诗歌,谈谈它所表达的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五抓情感词 *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情、景二端 事 物(人)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请背诵下列两首诗,并谈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枫桥夜泊   张继 相见欢 李煜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 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 牛刀小试 读下面一首诗,看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南宋末爱国诗人 那么怎么读懂诗?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有孤独之苦:绿色字情感色彩很明显 ——抓情语 再读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见红色的字,写景的内容(借景抒情)。 景物特点:悲景——抒悲情(结合情感词语),同时,这里还有一些意象具有较固定的含义:酒——传达悲情(月——思乡怀人;柳——惜别) ——抓意象 所以:本诗抒发了凄冷孤寂漂泊无依之感,还有国破家亡之慨(抓注释中作者生活的年代——南宋末爱国诗人)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六抓典故 七抓尾句 卒章显志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