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莲鹤方壶赏析
艺术设计学院
JD服装设计
郭晓雪
541005320107
莲鹤方壶赏析
莲鹤方壶出土到现在已有八十多年了,其俊美飘逸的身姿,令国内外无数观众和学者为之倾倒;同时,所体现的蓬勃向上,变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将永远为世人所称道。根据莲鹤方壶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的独特性和特殊性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其艺术意义。
莲鹤方壶于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关李家楼大墓。共出土一对,现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两件形制相同,大小略有差别。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实属稀世珍品。
李家楼大墓在建国前发现,非经科学而发掘。其墓主为当时郑国国君,该墓的时代应为春秋中期偏晚。
一
李家楼大墓出土的莲鹤方壶(春秋:公元前771年~前476年),通高117cm,口长30.5cm。口宽24.9cm。每件重约60公斤以上。在壶体布满了盘曲的龙形装饰花纹,两侧铸有圆雕的龙形细长的双耳,到了底部是两只伏兽,负壶而走。整个壶身是圆雕装饰,充满了一种神秘色彩。其壶盖周围并列双层向外展开的莲花瓣,中屹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但完全采用写实手法,却烘托出一丝清新的感觉。它在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风貌下,真实的在艺术中体出现出郭沫若所誉为的“时代精神之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雕塑作品是随葬用的俑像和制作成人或动物形象的工艺美术品。其中的动物雕刻比人物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显得更为自由、生动。李家楼大墓出土的莲鹤方壶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是中国青铜器演进过程中一个绚丽灿烂的阶段,也是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无论在青铜器品种,还是装饰和风格上,都一反商周的庄重威严,转向华丽轻巧,增加了现实内容的装饰。莲荷方壶正是这个转变时代的一件代表作品。“莲鹤方壶所代表的郑国青铜器所表现出的多元文化因素,是与郑国所处的复杂历史环境分不开的。”
古代的青铜器壶主要用以盛酒,也用于盛水。《诗?大雅?韩奕》云:“清酒百壶”,可证。商代已有,盛行于春秋战国。春秋时壶偏圆、长颈、肩上有二伏兽,有盖,盖上常做莲瓣装饰。周代壶圆形,长颈、大腹、有盖,兽耳衔环。战国的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圆形壶到汉代称钟,方形壶则称钫了。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常以立体写实的鸟类动物作为装饰。莲鹤方壶为椭方形,是春秋时代的典型作品。
二
莲鹤方壶是春秋青铜艺苑中的一株奇葩;物象众多,杂而不乱,立鹤走兽,动静相辅,雕文刻画,各具神情,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地研究:
(1)莲鹤方壶有冠盖和一立鹤
其冠盖由双层盛开的20个莲荷瓣组成,瓣叶镂空。这肥硕盛开的莲花中央有一活动小盖,仙鹤站立于花芯,似鸣似舞。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一花一鸟,搭配极其巧妙!“特别是盖上的莲与鹤饰更具魅力与情趣,站立之鹤,展其双翼,引颈欲鸣,有着活泼凝重的艺术效果。”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青铜艺匠对鹤的雕塑尤为成功,其形神俱佳,栩栩如生;似乎若有人猛喝一声,它就会振翅惊飞。
“龙耳莲鹤壶上的莲瓣装饰,在以饕餮、夔龙为青铜器主要装饰的商周时代、是见不到的。这种以植物形象为装饰的作风,也是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例如,已知的有鲁大司徒铺与龙耳莲瓣 等,器上都有莲瓣装饰。”
“莲瓣纹的壶盖造型,其源流可追溯到西周晚期。传于1941年出上于陕西扶风的‘梁其方壶’,其主题花纹为夔龙纹,盖顶以周立体的环带纹为饰,颇似后来的莲瓣;传世的曾伯绮壶,同样是这样的造型,容庚直称其为‘莲瓣形’;1994年山西侯马天马一曲村晋侯墓地M8出土的两件铜方壶,壶盖上亦有与莲瓣接近的立体环带纹饰物。由此可见,这种莲瓣纹的装饰,是从西周环带纹饰物不断演变而来的新形式。” 另外,莲花一向被认为是佛教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不对的;它是中国固有的文化。
“以鸟为盖顶的装饰,似乎是晋国青铜器的风格。如山西大马一曲村一晋侯墓地M63出土的一件方座筒形器的器盖上就有一只立鸟;M62出土的一件圆壶盖上也有一只立鸟;M31出上的盔盖顶上同样以立鸟为饰娜。这种立鸟的装饰,在晋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很难找到,很可能是受到晋国铜器的影响。” 莲鹤方壶中雕饰的鹤, 不仅是一种象征和寄寓, 而且是一种审美空白的创造。“莲鹤方壶标识的鹤文化在人文意象的嬗变过程中意义重大。”
莲鹤方壶上的鹤是写实的,不要小看这一次小小的写实;因为它之前的青铜器上的动物都是被神话了的!它之后的战国,写实成为大流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代表了划时代的艺术,它打破了皇权禁锢;引来的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诸子百家自此先后登上历史的大舞台。
(2)盖边饰窃曲纹,两兽首尾部相连,连接处有一目纹。
窃曲纹(盖边):青铜器上装饰纹样之一。纹饰的基本特点是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形似兽体而不辨首尾。《吕氏春秋?适威》:“周鼎有窃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