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水稻施肥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波个人自传 创业农场刘波 刘波个人自传 创业农场 刘波 我叫刘波,1966年10月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集贤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就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我健康、幸福的成长。农民家庭朴实的环境培养了我积极乐观的世界观,并且对农业有着独特的兴趣。 我上初中时家搬迁到了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创业农场,这里人杰地灵,天蓝地丰。那一望无际的田地让我更有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1983年我从创业农场职业高中毕业后就开始从事和农业有关的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 当时的创业农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大豆,17岁的我已经成为农业生产队伍中的一把好手。无论是开拖拉机还是割麦割豆,我都从不落后。虽然我年龄小,但是我也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只有力气和经验还远远不够,而要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力。于是1987年我进入农广校进行了三年的函授学习。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一种高产作物。1989年农场大面积引进水稻。我对种植水稻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决。例如:在种植水稻之初,晾晒,储备很不完善。我就在水稻储备过程中总结出了几条注意的问题: 水分过大,容易发热霉变,不耐储存,因此稻谷的安全水分是安全储藏的根本,入库前应经过自然干燥,水分达到安全标准(14%以下),若入库原始水分大,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 水稻中通常含有稗子、杂草、穗梗、叶片、糠灰等杂质以及瘪粒,这些物质有机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载菌多、呼吸强度大、极不稳定,而糠灰等杂质又使粮堆孔隙度减少,湿热积集堆内不易撒去,这些都是储藏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入库前必须把杂质含量降低到0.5%以下,可以大大提高储藏稳定性。  新水稻往往呼吸旺盛,粮温较高或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特别是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霉,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暖以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度夏。 20002年,经国家对农业工人培训、评定,我取得农艺工二级技师资格,这更坚定了我从事水稻生产工作的信心。 此时水稻生产也已经成为垦区支柱产业,由于水稻种植面积大、发展快、产量高,2007年建三江管局获得“中国绿色米都”的称号。建三江管局种植的是寒地单季水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稻米品质好,商品率高。“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庄稼要施肥,今日已成为常识,肥料的施用为农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的施肥方法,施肥量和施肥期不易掌握,不仅造成产量不高,成本加大,还造成农业的面源污染,给水稻生产、职工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为此,我们必须根据水稻的需肥特点、土壤的供特性以及生产实际,提出合理的施肥技术措施,以利于水稻的高产和稳产。但是我们管局在稻田水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异和缺陷,于是我们当地请示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调整氮肥施用期。这里的水稻生长期短,由于气温较低,长久以来,栽培管理一贯要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为目标,在氮肥施用时期上特别强调基蘖肥的施用比例,把氮肥的施用重点放在前期,而后期投入太少,这就造成氮肥施用时期的不合理。实际上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主要集中在中后期,例如,从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氮的吸收量达全程的50%。所谓优化和调整施肥时期,主要是实行氮肥适当后移。除了控制基蘖肥的比例,还应注重施用穗肥。这几年高产区的经验已经证明,过量施基蘖肥的稻田不但没有明显地促使分蘖早生快发,反而最后出现了成穗率低的结果,其原因是前期干物质积累的越多,虽然使得分蘖总量多了,但中期干物质少、供不上大量分蘖成穗的需求而成为无效,使成穗率下降。另外前期分蘖过多,中后期养分跟不上,往往造成穗头小,由于成穗率低和形不成大穗头,所以,对高产不利。针对后期投入太少的现实倾向,提出氮肥后移的调整。建议氮肥施用时期的分配比例为:基肥∶蘖肥∶穗肥=4∶3∶3。 把握施氮总量的适宜范围。目前生产中施氮总量变幅较大。调查发现施氮量的变化范围可在48~209N公斤/公顷之间。而近年来的试验研究表明,施氮量约100~120公斤/公顷,就可满足寒地水稻对氮素的需求。实际上有些农民的习惯施用量都要再增加50~65N公斤/公顷,但是实地测试表明,氮肥用量的增加并没有表现出增产。而是由于施肥时期等其他施用技术的不当,造成了稻田氮素的损失增加,不符合高产高效的要求。 氮肥施入深度很关键试验证明。深施是减少氮素损失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氮肥表施和深施的不同可以造成氮肥利用率相差50%之大。在寒地水稻生产中,有一个时期值得注意,那就是从稻田打浆施基肥到插秧之间的相隔时间较长,约20天左右。由于基肥用量较大,如果不深施,氨挥发所造成的氮素损失是严重的。所以要坚持氮肥深施的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