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古代戏曲.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大学语文;1. 怎样欣赏古代戏曲 2. 马致远《汉宫秋》赏析;戏曲的演变历程与内涵 古典戏曲的显著属性 如何欣赏古代戏曲;戏曲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上古时期巫觋在祭祀活动中的装扮表演,战国时的俳优、汉代百戏以及古代的歌舞等伎艺都曾对戏曲产生过重大影响。 南北宋之交,在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成熟戏曲形式――南戏。稍后,在北方也出现了另外一种成熟的戏曲样式――金元杂剧。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滥觞于北宋末年,最早在东南沿海一带流布。南戏的题材颇为丰富。 元代杂剧的兴起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自蒙古灭金始至元朝被明朝替代,元代杂剧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元杂剧的剧本比较短小,其体制可简单概括为“四折一楔子”,反映在剧本方面即一部戏由四大套曲子组成。 明清传奇的兴起是以昆山腔为依托的 。从明嘉靖到清康熙末叶,传奇的创作和演出都占据了主体地位,成为一枝独秀的戏曲样式。;一是从剧本层面看,它的文本往往呈现为戏曲文学的形式,许多经典的戏曲作品同时也构成了古典文学的重要一脉。 二是从舞台的层面观照,戏曲又是一种立体和综合的艺术,具有场上艺术的即时性和现场性,是一种通过声色等媒介作用于我们耳目的立体艺术。 ;先知其人,后论其曲 宜以“冲突”见戏剧 “般倕”与组织功夫 留意“立起来”的人物 咀嚼戏曲优美的语言 ;戏曲内容见课本 马致远《汉宫秋》赏析内容 ;《汉宫秋》之美有二:其一是借着昭君故事的躯壳,作者注入了浓郁深沉的主体情绪。其二则在于作者以赋诗填词的笔法,营造出了悲凉、凄美的独特意境。 马致远通过对昭君出塞故事的重新演绎,使得这一故事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马致远针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情绪,对昭君故事根据需要作出取舍和安排,借古人酒杯,浇胸中块垒,在作品中注入了浓浓的民族意识,从而也将昭君故事从???体悲伤、愁苦的层面,提升到了关乎民族伤痛和时代悲哀的高度。同时也完成了“雁鸣”意象从“抒伤秋之哀痛”到“鸣汉族之国殇”的意蕴转型。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