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叔书云 李白 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了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中有这样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他就是诗仙李白。现在让我们来追寻李白--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旷世奇才、人间仙人,赏读他那些绝美的诗篇,沐浴那些皎洁的月光、品味那些甘醇的佳酿,体会那些丰富而动人的的情怀。 李白知多少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言其母怀孕时有太白金星入其怀中。而后李白诞生,从小就极富文采。 李白的外貌 怒目嗔眉,样貌凶狠 常穿官服 无论去哪,都佩戴长剑 李白的人生分期 1、20岁之前——隐居读书时期 这段时间属于李白在家乡隐居读书的时期。 李白称他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少任侠,手刃数人” 李白的人生分期 2、20岁—40岁 外出游历时期 这段时间里,李白首次离开家乡,在外出游,游历山河。同时,他积极自我推荐,想入朝为官。寻了很多门路,皆不成功。 李白的人生分期 3、41岁—44岁 入朝为官时期 这三年,是李白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可能是由于他的名声,也可能是因为有人推荐,他终于入朝为官。得到唐玄宗的热情接待,奉为翰林。 李白的人生分期 4、44岁——62岁 赐金放还时期 这段时间是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的出游时期。 李白离开朝廷,又开始了布衣的生活。他一方面不满意于眼前的现实,想要回到朝廷为官;一方面又流露出不屑于回到朝廷为官的想法。总体处于这种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之中。 李白的人生分期 762年,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家中,初葬采石矶,后人遵诗人遗志,改葬青山。 李白的思想 李白的思想兼有儒、道、侠的特点。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 道家超尘出世、追求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灌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 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评价李白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艺术魅力 1.浓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2.奔放豪迈的感情。 3.综合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 4.语言明朗、活泼、隽永,词彩瑰伟绚丽,风格飘逸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就写于李白人生的第四个时期,写这首诗时距离其被“赐金放还”已有十年了。 总体来说这个时期李白正处于现实和理想的巨大矛盾中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李白于742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而离开朝廷。大约是在公元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句赏析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个别字的读音: 朓(tiǎo)、饯(jiàn)、校(jiào)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逸兴: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