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4.4 山崩和土石流 山崩和土石流的成因 臺灣易發生 山崩和土石流的區域 南投縣陳有蘭溪支流土石流災情實景 中橫公路土石流災情實景 課本圖4.50 是造成 山崩和土石流的基本動力, 其產生的 力 超過地層間的 力, 地層就會滑動。 重力 下滑 摩擦 一、地層的性質: 地層膠結不好,鬆散, 或是岩石破碎及 通過。 4.4.1 山崩和土石流的成因 斷層 二、坡度和地形: 坡度愈大, 山崩和土石流發生的機率愈大。 三、氣候及植被: 潮溼多雨使風化侵蝕加劇, 易發生山崩和土石流。 若有植被覆蓋,則可遮蓋地層。且植物根部使表土固定, 不易流失、下滑。 水量多,岩層風化和侵蝕作用加劇。 地層中含水增加,使整體重量加大; 並使地層間摩擦力減小,容易滑動。 短時間內降水大量增加, 快速下衝的流水容易夾帶大量泥石, 形成土石流。 四、水的影響: 五、人為因素 人為的開墾, 使植被破壞,坡度加大; 加上建築物, 使山坡荷重加大, 更易造成山崩。 土石流形成的條件? 充足的土石材料 坡度大 大量的水 地形面的傾斜方向 和地層層面傾斜方向一致的坡地,稱為順向坡。 課本圖4.52 開挖坡腳時,岩層失去支撐,破壞了平衡,使坡度加大; 地層內有頁岩或泥岩層, 因水滲入 使地層沿此類地層滑動, 造成整片坡地下滑。 順向坡滑動毀壞道路的實例(南橫公路) 圖片來源:陳錦鴻 順向坡滑動毀壞道路的實例(南橫公路) 圖片來源:陳錦鴻 圖片來源:.tw/home/27915 990425北二高南下3.1公里處 跨越之高架橋因走山崩塌 山崩都發生在地形較陡的區域,再加上人為的不當開發, 使山崩問題更形嚴重。 土石流常發生在山坳處, 並流至溪谷出口處 (山坡進入平地的地方) 形成扇狀堆積。 4.4.2 臺灣易發生山崩和土石流的區域 山崩和土石流發生的共同特點 經常因地震造成地層破碎, 產生大量鬆散的土石堆積, 並被豪雨所誘發。 臺灣容易發生山崩和土石流的地區 範圍幾乎涵蓋 之山坡地! 全島 臺灣地區山崩土石流危險區域分布圖 課本圖4.57 圖 4.58 臺灣各縣市土石流易發生區之統計圖 可查閱「臺灣重要都會區環境地質資料庫」,避免誤用危險土地以預防災害損失,是極具價值之重要參考資料。 網站:環境地質資訊站 買房子時怎知道會不會有土石流?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統計全臺灣各地易發生土石流的分布如圖,其中以北縣218處為冠。 * 【教材內容】 5.3 山崩和土石流 近幾年來,只要一有颱風或豪雨,臺灣地區就有山崩和土石流發生,造成居民生命財產極大的損失。而土石流形成時,大小石塊夾雜其間,隨洪水滾滾而下,特別觸目驚心(圖5.22)。到底為什麼會發生山崩和土石流呢?又是哪些地方特別容易發生山崩和土石流? * * * * 【教材內容】 5.3.1 山崩和土石流的成因 重力是造成山崩和土石流的基本動力。並且常常在豪雨、颱風和地震發生之後,山崩和土石流的災害才突然增多。這些現象說明了對山坡的擾動因素增加,以及使得沉積岩和沉積物中的顆粒間的摩擦力減弱,就容易產生山崩(圖5.23)和土石流。那麼哪些因素會增加山崩和土石流的發生呢? 一、地層的性質:若是地層膠結不好,較為鬆散,或是節理及斷層發達則較易崩落。 二、坡度和地形:坡度愈大,山崩和土石流發生的機率愈大。一般而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山崩,都發生在坡度超過8.5 度的山坡,而土石流發生地區的坡度大約15至30度之間。 三、氣候及植被:潮溼多雨或氣候有劇烈變化使風化侵蝕加劇,岩石易崩解,自然提供了發生山崩和土石流的條件。但若有植被覆蓋,則可遮蓋下面的地層,不會直接接受雨滴、流水侵蝕。且植物根部使表土固定,不易流失、下滑。 四、水的影響:若是水量多,則風化和侵蝕作用加劇;且地層中含水增加,會使整體重量加大,較不穩定;並使地層間的摩擦力減小,容易滑動。若短時間內降水大量增加,快速下衝的流水容易夾帶大量泥石,形成土石流。 五、人為因素:如人為的開墾,使植被破壞,坡度加大;再加上建築物,使山坡荷重加大,增加了山坡的不穩定性,更易造成山崩。 順向坡 地形面的傾斜方向和地層層面傾斜方向一致的坡地,稱為順向坡。 隨著人口的增加,山坡地的使用也更形普遍,在坡地施工要注意順向坡的問題。因為開挖坡腳時,岩層失去支撐,破壞了平衡,使坡度加大;加上地層內若有頁岩或泥岩層,自然容易因水滲入而使地層沿頁岩或泥岩層滑動,容易造成整片坡地的下滑(圖5.24、5.25)。 潛移 若是土石向下移動的速率很慢,不易察覺,但可以從傾斜的電線桿、樹幹及地層被擾動(圖5.26)而得知此處土石有緩慢移動者,此現象則稱為潛移。若潛移不馬上改善,極可能釀成山崩。臺灣北部鼻頭角海邊的斜坡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