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氮28-长沙医学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仲景学术擐赜 示文档,力求纲目分明,条理清晰,涉及比较、鉴别或归纳总结的内容以表格形式出现.有关形象化的内容 以图象表示,制成多媒体课件,供电化教学使用。如《黄疽病》篇,在对原文解释的同时,制作了湿热阳 黄、寒湿阴黄、黑疸、虚劳萎黄等面色图和黄腻苔、白腻苔、黄燥苔等舌象图,分别附于有关原文之后。对 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的原文从临床表现、治法、方药方面制作了归纳表.然后进行电化教学。此 外。还可使用了视听教材配合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一是使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盎然;二是文字、图 表、影象清晰,一目了然,便于学习;三是加强了对形象化内容的直观感,从而深化了对原文精神的理解。 总之.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并增强教学效果。 中医临床经典教学查房实录 李赛美刘敏吴浩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510405 时间:2005年1月28日上午lO时 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六内科 参加人员:教授李、副教授刘、副教授吴。博士、硕士、本科实习同学若干。 广州市一人民医院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予胰岛素治疗。1年前出现纳差,面肿,口渴欲饮。6天 前因神志淡漠伴汗出,诊断为“低血糖症”,并出现双下肢浮肿,腹胀。患者于2005年1月10日收入我科 诊治。人院时症见:口渴纳差,面肿肢麻,视物模糊,大便三日未行,尿黄。检查:舌淡暗,苔白腻,脉弦 7.2mm01,L。人院诊断:糖尿病性肾病、尿毒症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病, 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经过: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先后予血府逐瘀汤合加减正气散、理中汤、真武 汤加味。1月22日会诊记录:身痒、面肿、脉浮紧,舌淡暗苔黄腻。辨证湿热内蕴兼表邪。予麻黄连翘赤小 豆汤与附子大黄汤合方。三剂后,诸症明显改善,惟其恶寒较明显,舌转淡,更用真武汤加味,温阳补气, 活血利水. 查房脉证:时有寒热,鼻衄,大便三日未行,腹不胀,口渴喜热饮,全身汗出热而粘手。查:颜面搬 肿,舌淡暗苔黄腻,脉浮弦,咽微赤。血钾、肌酐、尿素氮均高。 病案讨论: 教授李:请同学归纳所见病证,并运用《伤寒论》六经理论进行辨证。 同学甲: (归纳略)患者大便不通,口渴、汗出,当辨为阳明腑实证。 教授李:患者是否有太阳病? 同学乙:有!患者恶寒、发热、汗出,当兼太阳中风表虚证。 教授李:同学们《伤寒论》学的不错!辨其为太阳与阳明合病。对于表里同病,张仲景制定了哪些原 则? 同学丙:表里同病,一般言当先表后里;若里证急,宜先救其里;若表里同病,病势均等,则又宜表里 同治。 同学丁:患者鼻衄应如何解释? 教授李:从温病言,患者有出血症状,为热人营血,逼血妄行;若从伤寒言,太阳病也可衄血,如仲景 在太阳病篇有汗不解.衄乃解;或未汗而衄解;或已汗叉衄,表证仍在者,再以汗解三种情形的表述。今患 者衄血点滴而出,量不多,且衄后无特殊不适,未必就是凶兆。因鼻为肺窍,阳明胃脉起于鼻翼旁,患者鼻 衄也可以为肺胃热迫所致。其舌苔黄腻、口渴、便秘即是明证。 同学甲:如何把握太阳表证指征? 330 守教学研究篇 教授李:对于患者是否兼有表证,理论表述容易,临床辨证却需用心审。患者虽言恶寒,但穿着并不 多,未显示恶寒之象。追问时,患者表述为感热又觉寒,感寒又觉热,实际为寒热并见。遵经旨“太阳之为病.脉 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虽未言发热,由于太阳病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即发热出现较迟之例.但恶寒为必见 之症。一般言,太阳病的热型为恶寒发热同时并见,阳明病为但热不寒,少阳病为往来寒热。所谓往来寒热。热时 不寒,寒时不热,即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阳明病初期虽也可出现恶寒,但为时短暂,且恶寒必自罢,旋即发热汗 出。若但寒不热者多是阴证。患者脉浮弦有力,表明其邪气较重。患者汗出、恶风.可谓太阳中风,或兼有阳明热 盛津伤。已故著名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发挥仲景表证之说,从实际出发.认为太阳病辨证要点有三:一是脉浮. 二是面肿,三是身痒,除符合太阳病提纲证外,凡皮毛肺系病变均可辨之。 剐教授刘:患者是否兼有湿邪?其汗出而粘似是,但湿热蕴蒸往往为“但头汗出,齐颈而还”.此患者 为遍身汗出,则不好解释。记得江西中医学院伍炳彩教授有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