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宫殿建筑探索拾零-沈阳故宫博物院.docVIP

盛京宫殿建筑探索拾零-沈阳故宫博物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京宫殿建筑探索拾零 佟 悦 内容提要: 在研究盛京宫殿历史沿革,为古建修缮、史迹陈列提供参考的过程中,对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藏相关清代档案,发现以往对沈阳故宫清代建筑的介绍有值得修订、补充和更正之处,遂著文论述。 关键词: 沈阳故宫 清代建筑介绍 修订 补充 更正 近年来,出于研究盛京宫殿历史沿革,为古建修缮、史迹陈列提供参考之需,曾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藏相关清代档案作认真研读,获益颇多。在此过程中,发现以往对沈阳故宫清代建筑的介绍有值得修订、补充和更正之处,兹略举数端,并附陈愚见于次。 早期翔凤楼并非凤凰楼 凤凰楼和翔凤楼现分别位于沈阳故宫建筑群中路崇政殿前后。其中凤凰楼始建于清太宗时期,位于高台宫区南侧正中,既是出入宫区通道,也曾作为清入关后收贮清初宝玺、皇帝圣容和《实录》之处,又是列入清代“盛京八景”中的著名建筑:现存翔凤楼,则是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奉旨在原银库(或称财帛库)基址上改建并命名,建成后主要用于存贮各行宫宫殿内御用陈设品。 上述事实有关研究者并无异议。问题在于,从清太宗时期至乾隆十一年改建以前,“翔凤楼”“凤凰楼”的名称同见于有关盛京宫殿的清代档案记载中,在此期间的凤凰楼和翔凤楼究竟是一座楼还是两座楼,研究者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凤凰楼与翔凤楼系一座楼而非两座楼”,而且认为《清太宗实录》中所记“台东楼为翔凤楼、台西楼为飞龙阁”之说不确。 铁玉钦主编《盛京皇宫》第57页。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北京。下同。 经对照档案和相关文献记载认真分析,我们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而且《清太宗实录》中关于翔凤楼、飞龙楼位置的记述也没有错。从清入关前到乾隆初年,盛京故宫中除凤凰楼外,一直存在着一座翔凤阁(或称翔凤楼),位置在凤凰楼高台下的东侧。兹就此补充说明如下。 《清太宗实录》有关崇德元年四月“定宫殿名”之记载为“台东楼为翔凤楼、台西楼为飞龙阁”。 《清太宗实录》卷28,第21页。台湾华文书局影印本。下同。这是有关沈阳宫殿各建筑名称最早的文献记录。其中的“台”,是至今仍存的沈阳故宫帝后寝宫区坐落的高台,“台东”和“台西” 《清太宗实录》卷28,第21页。台湾华文书局影印本。下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宫殿正式命名时,并没有提到凤凰楼,但从一些文献的记载中可知,当时现存凤凰楼位置确有一座楼阁,而且自天聪年间即已使用。如 天聪六年十一月,三贝勒莽古尔泰去世,汗于中门内设圆帐房守丧,……是日子时三鼓,汗方入室,诸贝勒亦各还家。 《满文老档》太宗朝,第1354页。中华书局汉译本,1990年,北京。下同。 天聪七年六月初十日,封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赐与敕印。将两张黄色钤印敕书颁与都元帅、总兵官时,令二人跪向汗,墨尔根戴青贝勒、贝勒萨哈廉立于宫中门,令都元帅、总兵官面汗而跪,……汗率诸贝勒坐于楼上,召元帅、总兵官及归附众官登楼宴之。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册,第21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北京。下同。 天聪八年五月初十日:满术习礼胡土克图喇嘛至,汗郊迎五时外握手相见,偕入至宫中门下,命坐于御座旁右侧宴之。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册,第81页。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册,第81页。 此处所记有楼的“中门”或“宫中门”,从方位和建筑形式分析,均应为后来之凤凰楼。 又如:天聪六年正月,皇太极请代善、莽古尔泰二兄入内廷设家宴并颁赏,二人在得赏后至“南楼下”下谢恩。从《满文老档》记述中可知当时宴会应于内廷中宫举行, 《满文老档》太宗朝,第1188页。则此“南楼下” 《满文老档》太宗朝,第1188页。 或因此楼只是连接宫区内外的通道,并非专供居住或举行经常性政务活动的场所,即使有“凤凰楼”之名,也只是一个俗称,所以没有载入命名宫殿之列。这并非特例。当时与之用途相近的崇政殿左翔门、右翔门及通道楼等建筑也同样未予命名。然而,从命名后不久的《满文老档》中,却可以见到凤凰楼的名称,估计与“大政殿”(正式命名时为“笃恭殿”)的名称一样,属于一种习惯性的俗称。 多年来之所以造成“两楼同为一楼”的错误判断,与一些汉文文献中对早期翔凤楼的记载比较混乱有关。在包括《清实录》在内的一些汉文记述中,从宫殿命名后不久便开始出现将翔凤楼与凤凰楼混淆的现象。以崇德元年《清太宗实录》为例: 元年五月:上以出师征明,御翔凤楼,召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等谕之曰……。 《清太宗实录》卷29第11页。 同年六月:上御翔凤楼,偶寝,梦偕皇后东行。俄尔至一殿……。 《清太宗实录》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