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业习题集及试题答案.docVIP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业习题集及试题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业习题集及试题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 第一章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八不主义” 答:又叫“八事”,胡适在文学革命的发难文章《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点主张,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点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2、“学衡派” 答:1921年,梅光迪、胡先驌、吴宓等创办《学衡》,遂形成“学衡派”。他们标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稳健保守。遭到新文化阵营批判。1923年,《学衡》停刊,“学衡派”渐消失。 3、文学研究会 答: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郑振铎、周作人、耿济之、沈雁冰、孙伏园、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以《文学旬刊》和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主张文艺“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反对旧文学的游戏消遣态度,创作了大量作品,成为重要的现实主义流派。成员遍及各地,一些地方成立了分会。1932年《小说月报》编辑部被日本飞机炸毁而停止活动。 二、思考题 1、“五四”文学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要点:“五四”文学革命既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也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新青年》的创办;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周作人、鲁迅等的文学主张及其创作;文学革命发起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及其接受情况;《新青年》的“双簧戏(信)”及与“国粹派”的论争;报刊杂志纷纷使用白话;新文学创作形成气候;1920年,白话文运动取得胜利。 2、简要评述前期“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创作方法 要点:前期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创作,坚持“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浪漫主义、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后期提倡革命文学,转向现实主义。 ? 第二章 鲁迅 一、名词解释 1、《狂人日记》 答: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作品。作品通过一个狂人的心理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吃人”历史,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以其思想振聋发聩,艺术形式新颖,揭开了中国文学的历史新篇。 2、“精神胜利法” 答:“精神胜利法”是阿Q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标志是无论在任何失败的境况下都能够在心理上转败为胜,因此,它是逃避现实的方法,是“国民劣根性”的典型表现,应该抛弃。 二、思考题 1、鲁迅小说的总主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点:鲁迅小说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和思想启蒙。主要内容是描写“病态社会里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因此开掘了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2、分析阿Q形象 要点:阿Q是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游民无产者的形象。他既是一个被剥夺而一无所有的游民,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也有一些作为正常人的心理要求。他向往革命但又糊涂,最终被杀害。阿Q形象概括了人类的一些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 第三章 20年代的小说 一、名词解释 1、“乡土小说” 答:“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2、潘先生 答:潘先生是叶绍钧在《潘先生在难中》塑造的一个小学校长的艺术形象。他胆小、自私、共于心计而又没有灵魂,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批“心脏麻木而又张皇敏感”怯懦的灰色小知识分子。 二、问题思考 1、试谈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色 要点: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色主要表现在:自我的写真和感伤的抒情。 2、试谈冰心的“问题小说” 要点:冰心以小说的形式提出社会问题,被成为“问题小说”。她宣扬“爱的哲学”,并以此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宝。代表作是《超人》。 ? 第四章 郭沫若 一、名词解释 1、泛神论 答:“泛神论”指的是把神和整个宇宙或自然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本身具有神性,万物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泛神论”对“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家诗人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当称郭沫若。 2、婵娟 答:“婵娟”是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塑造的一个有正义感的女性艺术形象,她爱戴、崇敬屈原;她虽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却不屈服于威逼利诱,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具有高尚、善良、纯真的品质。 二、思考题 1、简要的评述《女神》的艺术特色 要点:1、浪漫主义精神。2、奇特的想象和夸张。3、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4、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2、分析《凤凰涅槃》的思想和艺术 要点:在思想上,它最集中地的表现了作者在“五四”时期热情奔放的火山爆发般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主要有: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破旧立新的革命气魄和乐观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