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可夫亲历记.docx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崔 可 夫 亲 历 记 第一章 血 城 △背后是斯大林格勒 △艰苦的防御战 △我们已没有退路 △德军的进攻势头终于被顶住了 △反复厮杀于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 △德军再次猛攻 △鲍卢斯好梦难成 △不惜一切代价 △疲倦的胜利 关于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对苏联发动进攻的消息,我是在中国的重庆听 到的。当时国民党中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蒋介石正在重庆。我在那里曾身兼 二职:蒋介石的首席军事顾问和驻中国武官。 我动身去中国任职时,战争已经席卷整个西欧。波兰、丹麦、挪威、比 利时、荷兰、法国相继失陷。法西斯德国入侵英国的危机已经形成,法西斯 空军对英国和平城市进行狂轰滥炸。英国的空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伦敦燃 起了熊熊大火,考文持里市被夷成一片废墟。 战后我们从搞到的关于希特勒的档案材料中得知,早在 1940 年秋季希特 勒就打消了强渡英吉利海峡的想法。这显然是政治上的考虑,影响到战略、 战术上的决心。 英国自从他的远征军历尽艰险撤出敦刻尔克之后,危难的处境得到明显 的好转。德国的空袭没有使英国人民屈服。英国的空军力量已经赶上了德国。 美国商船队源源不断地将飞机运往英国。美国工业已经转为(尽管缓慢)生 产各种武器装备。 在远东,军国主义的日本已伺机掠夺原料和争夺市场与势力范围。 当时我在中国工作。我那时的任务是:一、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 (这时日本已经侵占了中国的主要工业中心和沿海港口);二是顺便察明日 本对于太平洋问题的立场。由于日本顽固地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它必将继续 扩大侵略范围。但是矛头将指向哪里?当时还不得而知。 苏联政府和苏联外交政策曾尽一切可能来避免战争,这乃是苏联对外政 策的主要任务。 为了完成我国军队的改装工作,我们原需要赢得一至两年的时间。 我们的航空工业已经试制出好几种性能超过德国的飞机。这些飞机在当 时已经能够成批生产。红军里已经组建了机械化军。我国的工业已经具备了 成批生产 T—34 型和 KB 型坦克的能力,这两种坦克的战斗性能当时都优越于 德国坦克。新型的步兵武器也开始大批生产。 这时希特勒还玩弄了一个狡猾的政治把戏。他利用各种渠道,通过个别 人物从中斡旋,不断地探测英国的立场:英国政府会不会讲和?德国一旦袭 击苏联,英德关系会不会出现松动? 希特勒终于决定入侵苏联,遂使德国陷于两线作战的地位。当初是不是 曾有过一种设想,即德国一旦进攻苏联,英德之间将会靖和?依我看从德国 方面起码有过类似的试探。 战争终于爆发了。 当时我正在中国,心情是沉重的。真是身居国外,心向祖国,心中一直 惦念着那些捍卫祖国的同志们,可是我在中国的任务当时还没有结束。 1941 年夏季前线情况已十分严重。明斯克夫陷,敌人夺占斯摩棱斯克 后,正向莫斯科进犯,列宁格勒被围,基辅失守。 这时出现了日本进犯我国的危险。日本军国主义者完全可能趁我危难之 时,从背后进攻我远东地区。不过后来到秋季恰恰出现了日本南下的征候, 日本可能把矛头指向美国。 我们不断地向莫斯科递送这方面的情报。可是单凭我们提供的情报,是 不可能影响战略行动的。因为轻易松动远东,背后就可能挨打,这样冒风险 太大。不过入秋后己确实察明,日本真的在准备袭击美国。当时莫斯科战事 正在吃紧,这样一来,最高统帅部就能够下决心从远东调回几个师。 不久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国宣战。 1942 年 3 月初我回到莫斯科。在此地,1918 年在莫斯科红军第一教官训 练队里,最后形成了我的终生志向。 二十多年过去了。1942 年 3 月我从遥远的中国返回,见到莫斯科戒备森 严,枕戈待旦,战备程度不亚当年。因为莫斯科会战中希特勒军队虽被粉碎 并被击退 100—250 公里,但战局仍旧十分紧张。莫斯科上空挂起拦阻气球, 高炮部队处于戒备状态,敌人的轰炸机留下的弹坑仍然可见。莫斯科居民的 表现,严肃而紧张,他们挂念着祖国的命运。 “请让我快去前线!”我在中国完成任务,回国述职之后,便迫切要求 去前线。 我这种心情并非一时的冲动。国内战争时期我还是一名青年红军指挥 员,年轻好胜。可是今日不同,我已经是 42 岁的人了,曾身负重伤,指挥过 大兵团作战,在苏芬战争中指挥过一个集团军,被授予中将军衔。我今日心 情迫切,是想快些与法西斯强盗交手,为战胜希特勒军队尽我所能,不遗余 力。 战争已经进行了 11 个月。在这期间发生的一桩大事就是法西斯军队在莫 斯科近郊被粉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希特勒分子们还是第一次受 到如此重大的损失。对苏联实施“闪击战”的计划破产了。德军损失了经验 丰富的基干官兵队伍(特别是那些作战精干的坦克兵和飞行员)。希特勒的 战略已经碰壁,他们面临着一场持久的战争。 苏联本来应该尽早组建和训练新的战略预备队,可是这件工作从 1942 年春季才开始,因为这项工作需要时间,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