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经济文化
1.社会经济的短暂繁荣
2.文化自身内部的发展
3.对外文化的交流
匆匆而来,转眼即去的隋
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人口的增长、垦田面积的扩大和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
据《通典》记载,北周大象三年(581年),隋夺取北周政权时,仅有3599604户。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后得50万户。到了大业二年(606年),达到8907536户。在二十六七年时间内,增长了4807932户。虽然这一记载不完全可信,但隋代户口增长迅速当属历史事实,户口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检括出许多逃亡农民,并从地方豪强隐占下夺得许多荫庇的户口;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社会较为安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自然增长高。
人口的增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批劳动力,人们披荆斩棘,开垦了很多荒地,使垦田面积不断扩大。据《通典》记载,开皇九年(589年),全国的垦田。至大业年间,增。20来年增长了两倍多。 隋代农业发展,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也是分不开的。隋以前有不少水利工程因战乱割据而年久失修,隋统一后,遂有条件进行修复改造。杨希尚任蒲州(山西永济)刺史时,颇有惠政,督导人民“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
社会经济之
农业
农具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隋代的手工业有较迅速的发展,当时主要的手工业有纺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等
纺织业 纺织业中以丝织业最为有名。主要产地为今之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所产绫、绢、锦等都很精美。当时还采用外来的波斯锦的织造技法,织出了质量很高的仿波斯锦。在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麻布的产量很大。豫章(今江西南昌)妇女勤于纺绩,“夜浣纱而旦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
制瓷业 隋代的制瓷业有很大的发展。隋代已经出现了白瓷器,其造型美观,色泽晶莹,质地坚硬。隋代的青瓷制造技术也有所发展,其胎厚重,釉透明,硬度远胜于前代。
造船业 隋代造船业也有很大发展。当时我国的造船技术与规模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隋文帝准备伐陈时,大造战船,其中的大舰名“五牙”,高百余尺,上有楼五层,前后左右设置六个拍竿,各高五十尺,可载战士八百人。隋炀帝即位后,造龙舟、凤■(tà榻)等各种船数万艘。他游江都时所乘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上有四层楼,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一百二十间,下层为内侍居处。除官府外,民间造船的也很多,尤其是吴、越、闽等地,滨临大海,善造大船。
隋朝经济之
手工业
美观生动的白瓷
由于农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隋朝的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长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城市。长安有东、西两市,国内外商人云集。东都洛阳也是重要的国内外贸易城市。有东、南、北等三市。商旅众多,货物山积。江都(今江苏扬州)、丹阳(今南京)、成都、太原、余杭(今浙江杭州)、南海(今广东广州)、宣城等城市也都很繁荣。各州(郡)县都设有市,州县治所往往是本地区或更大范围的商业中心。
隋朝经济之
商业
元宵节诗 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隋长安的繁荣景象
隋朝的文化与对外文化交流
:“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自魏氏不竞,周、齐抗衡,分四海之民,斗二邦之力,递为强弱,多历年所。务权诈而薄儒雅,重干戈而轻俎豆,民不见德,唯争是闻。朝野以机巧为师,文吏用深刻为法,风浇俗弊,化之然也。
隋代佛教,是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到恭帝义宁二年(618)中国隋王朝一代三十七年间的佛教。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的大成时期。隋代虽然立国不久,但在政治上统一了南北两朝,各种文化也出现了综合的新形式,佛教也综合南北体系,而有新的教学、宗派建立,形成了划一时期的特色。
在史籍有关隋代道教的记载之中,《隋书·经籍志》记有隋代所存道教经书:“经戒三百一部,九百八卷;服饵四十六部,一百六十七卷;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符篆十七部,一百三卷。”隋代道教所注重的经书是“首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
宗教文化
经学和音韵学 开皇初年,颜之推、萧该、长孙纳言等八人和陆法言讨论音韵学,一致认为四方声调分歧很大,南北用韵不同,以前诸家韵书,定韵缺乏标准,都有错误,故商量古今的同异,南北的是非,多数由颜之推、萧该作决定。陆法言记录了诸人议论的要旨,经过他本人多年的斟酌,于601年(仁寿元年),写成《切韵》五卷。这部书统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