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小测第九十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小测(第九、十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一)9·6太宰(1)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2)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3)。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1)太宰:官名,掌握国君宫廷事务。这里的太宰,有人说是吴国的太宰伯,但不能确认。(2)纵:让,使,不加限量。(3)鄙事:卑贱的事情。 (1)下列对选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君子不必多艺,也就是说多艺者就不是君子。 B.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是天才,是上天赋予他多才多艺的。 C.孔子认为君子是可以多艺的,但君子要注重的不仅仅是多艺,更要重视的是道德修养。 D.孔子认为自己多艺,是因为自己少年贫贱,要谋生,因此多掌握一些技艺。 (2)从孔子的“多能”,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 (二)6·28子见南子①,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9·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注】①南子:卫灵公的夫人,行为淫乱,名声不好。她派人召见孔子,孔子起初辞谢不见,但因依礼当见,不得已才去见了南子。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派人召见孔子,孔子虽然不愿前往,但还是依礼去见了南子,这使子路不高兴。 B、面对子路的不满,孔子发誓说,如果自己做了不正当的事,会遭上天惩罚。孔子发重誓,是为了表明自己清白。 C、孔子在匡地被拘禁,身处危难之境,却镇定自若,一句“匡人其如予何”,既鼓励弟子,又镇住了匡人。 D、孔子认为,上天已将复兴斯文的使命赋予自己;他坚信上天不会让他灭亡,自己一定能脱离困境。完成历史使命。 (2)根据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心目中的“天”具有什么特点?(4分) 答: (三)10·5执圭(1),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2),如有循。享礼(3),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注】(1)圭: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出使邻国,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2) 蹜蹜:小步走路的样子。(3)享礼:享,献上。指向对方贡献礼物的仪式。使者受到接见后,接着举行献礼仪式。 10·7齐,必有明衣(1),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2)。【注】 (1)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2)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10·10?食不语,寝不言。 10·11虽疏食菜羹,瓜祭(1),必齐(2)如也。【注】(1))瓜祭:古人在吃饭前,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祖。(2)齐:同斋。 10·13乡人饮酒(1),杖者出,斯出矣。【注】(1)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 10·15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10·24寝不尸,居不客。 (1)下列对选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出使别国时的言行举止,不卑不亢,从容恭敬,这正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 B.不管是祭祀,还是日常待人接物,孔子都非常讲究“礼”。 C.拜送使者是表示对问候之人的敬重,说明孔子与人交往是很诚心诚意的。 D.从他日常家居的情况看,孔子也是不拘小节之人。 (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下面选段,简述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0·25见齐衰(1)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2),必以貌。凶服(3)者式(4)之。式负版者(5)。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注】(1)齐衰:zī?cuī,指丧服。 (2)亵:常见、熟悉。(3)凶服:丧服。(4)式:同轼,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遇见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时,驭手身子向前微俯,伏在横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礼节。?(5)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的人。当时无纸,用木版来书写,故称“版”。? 答: (四)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文段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心理?简要分析(3分) 答: (五)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颜渊对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极其推崇。 B、颜渊认为,孔子善于一步一步诱导他学习。 C、颜渊因为是孔子的学生,才会过于推崇孔子。 D、本章表现了颜渊对孔子的崇敬和对孔子道德学问的无限神往。 (2)颜渊从哪几个方面由衷地赞美了孔子?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参考答案 (一)(1)A。 (2)从来就没有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