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么,孝文帝会从哪些方面展开改革呢? 其中,迁都洛阳是孝文帝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北魏建立时,定都在哪里?孝文帝后来想把都城迁往哪里呢? 定都平城。迁往洛阳。 ? 平城 洛阳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有何意义? 北魏平城遗址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 A、①平城位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的王朝的都城;②而洛阳曾是王朝古都,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是黄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有发展基础,是理想的建都之地。(从地理环境看) ?B、①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②迁都洛阳之后,有利于北魏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 ?C、①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封建文化)。②而在洛阳,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 回顾我们所学的政权中哪些曾在洛阳定都? 东周(洛邑) 东汉 曹魏 西晋 北魏 孝文帝迁都洛阳有何意义?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有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宇,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洛阳的人口达到五十万左右。 其实,孝文帝的迁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的阻力也不小。孝文帝遇到了哪些阻力?他巧妙地采取了什么措施而达到了迁都的目的呢 ? 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不愿离开平城。 冯太后去世后,皇帝拓跋宏亲执朝政。他从冯太后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改革的好处,决心按照冯太后的教导去做:接受汉人文化,笼络各族人民,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 有一天,南朝齐国的王肃投奔魏国,因他父亲雍州刺史王奂和兄长被齐武帝杀害。王肃满腹经论,韬略出众,与拓跋宏谈论治国之道,很有一番见地,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王肃特别强调,北魏要想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必须迁都洛阳。 因为当时大多数旧臣反对迁都洛阳,所以孝文帝决定以巧取胜。一天,拔跋宏诏谕文武群臣上朝议事,谈到南下统一大业,征求众臣意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又经过占十,南征之事定了下来。一月之后,拓跋宏亲率30万大军和文武百官,行程2000里,渡过黄河,到达洛阳城。 第二天,士兵们还在睡梦之中,便被号角声催醒。大家拖着疲倦的身子集合起来。拓跋宏宣布:“昨晚得报,北方柔然族伏名敦可汗率十万大军南下,犯我边境;南齐朝廷也派十万大军准备与我决战。我们必须先打破齐军,直捣建康,然后回师平城抵御柔然的进攻。”魏军将士听完这一番话,顿时响起一片哀叹声。有几位大臣提出回师平城,被拓跋宏严辞训斥。这时,王肃跳下马,跪请把这次行动诏靠天下称作迁都洛阳,以后再寻机班师平城。拓跋宏假装思索一阵说:此虽算不上上策,但也有可取之处。同意迁都洛阳的请站到左侧。因为当时秋雨连绵,道路泥泞,文武百官实在不愿意再往南走,因此大部分人都走了过去。有几个顽固分子看到大势已去,也慢慢地站了过去。于是,北魏的都城由平城迁到了洛阳。不热心改革的皇太子,想逃回平城,孝文帝的发现后,废掉了他的太子身份。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就是要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所以,迁都洛阳后,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孝文帝的改革具体有哪些措施?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这将是我们在下面要学习到的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 1、社会背景: 2、改革内容 3、历史作用 (1)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1)实行俸禄制,严禁贪污 (2)分配给农民土地,并向他们征税 (3)迁都洛阳 (4)汉化政策 (1)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风俗: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下一页 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用有两个特殊的字眼。你们发现了吗?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带有强制性。要一个民族放弃自己原有的传统习俗甚至语言,容易吗?!正因为如此,孝文帝不仅要求十分严格,而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己和亲人做起。孝文帝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与汉族通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为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返回 鲜卑姓 汉 姓 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pptx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和2.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春秋战国的纷争 (2).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春秋战国的纷争.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课件.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3课______华夏之祖课件.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课件.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1.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六课__春秋战国的纷争.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十九课_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十三课_两汉经济的发展.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十五课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参考课件1.ppt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华夏之祖 (1).ppt
最近下载
- 横河涡街流量计第10版DY中文说明书.pdf VIP
- 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doc VIP
- 六年级梦想之星英语初赛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智慧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智慧养老机构健康服务管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语文练习部分六年级第一学期(答案).pdf VIP
- 新22G02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 .docx VIP
- 《应急管理》ppt课件.pptx VIP
- 智慧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智慧养老机构生活和快乐服务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汽车行业:2022中国二手车出口国别指南.docx VIP
- 智慧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智慧养老机构出入院管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