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粽子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包粽子_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00字
白白的糯米攒成一团,被碧绿芬芳的棕叶层层包裹。一个个立在那儿,象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甚是惹人喜爱。待蒸熟后剥下粽叶,晶莹剔透的糯米展现眼前,咬上一口更是满口清香。这就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粽子。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端午节快快到来,这样就吃到姑妈亲手包扎的粽子了!
在我们家姑妈的手是最巧的了。每逢端午,姑妈就会买回来很多粽叶和糯米。先把米泡好,粽叶洗干净,再准备一大把白线,包粽子就正式开始了!
首先要把粽叶折成斗状,盛满糯米,再把粽叶层层包上,,用白线紧紧绑牢,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姑妈忙得不亦乐乎的样子,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我自然要挺身而出帮帮忙。可每次不是把粽叶折破,就是包得不紧,稍微一动米粒就争先恐后地从各个角落钻出来,怎么也绑不上。最后总是姑妈重新包一个。每当这时我就会痛恨自己的笨手笨脚,哥哥们也在一旁哄笑。
虽说包粽子不行,可吃起来我最在行。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等在锅旁,象盼着什么稀世珍宝似的。。待一掀锅,雾气弥漫中我早已抢出一个热腾腾的粽子,顾不上烫手,掰开粽叶就啃上一口,满嘴都是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香甜。在“小馋猫”的笑声中吃得不亦乐乎。
在我们家,吃粽子还有一个讲究。为了赢得好彩头,姑妈还要在一些粽子中包上几粒红枣。由于数量有限,谁要能吃上带有红枣馅的粽子,那就是交了好运。每次大家都比谁的运气好。可我总是差一点。
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总觉得大哥碗里的粽子包了红枣,硬要和他换,他却不给。我便要去找姑妈告状。见拗不过我,他只好和我交换。我满心欢喜地剥开粽叶,小心翼翼地端详几眼,心里带着些期盼与不安。“呀!有红枣!”大哥忽然叫了起来,果然原本属于我的粽子里包裹着几粒亮晶晶的红枣。我心有不甘地连忙扒开自己的粽子----那个原本呆在大哥碗里,却被我硬抢过来的粽子一片晶莹剔透,洁白得没有一丝瑕疵。顿时,懊恼之情在亲人们欢快的笑声中淹没了。
端午节又快到了。虽然吃过了各式各样许许多多的粽子,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姑妈亲手包扎的红枣粽子。今年它们还会那么晶莹剔透吗?
端午的习俗_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00字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